婚内孤独:“明明有丈夫,为什么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单身?”

在婚姻里,我们大多都会经历一个从「滔滔不绝」到「相顾无言」的过程。

上一次,老灰写了一篇解梦的文章( 解读「春梦」里的香艳 ),在留言区,一位女性朋友给老灰报了一个梦。

非常感谢这位朋友的信任,老灰为她解了这个梦,也得到了她的反馈。

反馈中的这个「活得累」,让老灰很感慨。因为在婚姻中,如果关系失衡,就很容易出现这种 「一方活很累」 的情况。

这种累,最开始会让人烦躁、气愤和不甘心。

时间久了以后,也就懒得伤心动气,除了逼自己一个人默默做完两个人的事,还要开始忍受一种 孤军奋战的强大孤独感。

“明明有丈夫,为什么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单身?”“明明有丈夫,为什么仍然感觉自己是个单身?”

“你不结婚,以后会孤独终老啊”

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而且是 很有威慑力 的一句话。

尤其在都市生活中,当一个人的生活逐渐安定后,孤独感就会接踵而至。这时候,没什么能比「晚上回家还能见到另一个人」的感觉更好的了。

“你选择结婚的理由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真的觉得 孤寂 了。事业有了,钱有了,而心灵上依靠的却始终没有。”

(问答来自知乎)

但是,我们因为害怕孤独而结婚,却不知还有另一种更让人绝望的孤独,叫做「婚内孤独」。

小A忧伤地诉苦,原本以为丈夫是跟自己最亲密的人,没想到结婚才几年,两人就只有在偶尔聊聊孩子的时候才可以说说话,其他时间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久而久之,双方的对话变得比北欧家具还要简约:

“喂,吃饭。”

“喂,把这个衣服洗一下”

“喂,去接孩子”

“哎,感觉自己结了个假婚。”

小A总结说。

婚内孤独,跟单身时的孤独并不一样。

单身时的孤独,是明摆着的,除非自己主动寻求改变。由于没有预期,所以也不参杂别的情绪,就是单纯的孤单寂寞。

但结婚后的孤独,却要复杂很多。

大多数夫妻,结婚时可没打算要让自己孤独,所以在最终陷入孤独之前,都会经历了一个 「期待——失落——再期待——再失落——失望——绝望」 的过程。

这种反反复复的起起落落,比单纯的有和没有, 更容易摧毁人寻求改变的意志。

“我试过,在他发愁的时候安慰他,在我自己受挫的时候向他诉苦,结果不是被冷冷地打发掉,就是被批评一通,老灰,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我骑车摔了一跤,过去他都会立即带我去医院检查,还帮我抹药,现在他却只是冷冷地告诉我“下次小心”,真的,那一刻我想离婚。”

除了孤独,人在多次遇挫过后,还会很容易给人下(tie)定(biao)义(qian)。

“他真的就是个自私冷漠的人”

“他真的不能理解我”

“他真的不能够跟我交流”

这样的标签,一旦贴上去,就很难取下来。

被贴标签的那一方呢,往往也很“给力”,基本都能比着这个标签一直长下去。

于是,孤独的人继续孤独,冷漠的人继续冷漠,如此 恶性循环。

老灰很希望一段孤独的婚姻可以修复,但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一方已经“病入膏肓”,请允许我残忍地建议: 该放弃就放弃。

什么是“病入膏肓”?

就是无论一方如何地作出改变,另一方都完全不为所动,甚至视而不见,一次次将努力的一方推向孤独的深渊。

如果不是这样极端的情况,那么,婚内孤独总有方法可以改善。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结婚七年的妻子,在婚姻生活里感到很孤独,一次看到丈夫因为工作着急上火,于是主动去买了瓶丈夫爱喝的红酒(她自己并不怎么喝酒),想陪他喝点,说说心里话,开心开心。谁曾想他们之间却爆发了这样的对话:

丈夫:什么都不懂,瞎买什么呀!

妻子:你不是爱喝红酒吗?我特意跑了好几条街给你买的。

丈夫:行,谢谢你!但我今天不想喝酒,没心情。

妻子:你怎么了?单位有什么事儿不顺心吗?

丈夫:不顺心的事儿多了,你能帮我解决呀?什么都不懂。

妻子:你这人怎么这样?我好心好意买酒,想陪你喝点,你这什么态度?

丈夫:我又没让你买!我已经够烦了,你能不能消停点!

最终,酒没喝上,丈夫饭也没吃就摔门而出,妻子,则独自在家委屈着,并继续孤独着。

(案例引自网络)

这样的对话,别说夫妻双方,旁观者听了都闹心得慌。

而问题的症结,前两句话其实已经反映出来了:

丈夫在拒绝和指责

“什么都不懂,瞎买什么呀”,言外之意就是:我现在没心情跟你喝酒,工作不顺,你还乱花钱。

妻子在强迫和邀功

”你不是爱喝红酒吗?我特意跑了好几条街给你买的“,言外之意就是:我为了你这么辛苦,买了你最爱的酒,你就得领情。

这件事情,丈夫的表现当然非常令人失望。

但此时此刻, 老灰更关心妻子该如何表达出自己的初衷。 毕竟,妻子的本意就是要表达关心、拉近距离。

事实上,如果妻子愿意在丈夫第一句话说完后, 稍微停一下,不反击,更不强迫, 而是接住他的拒绝,并温和地表达出自己的初衷,也许事情就会顺利进行下去。

例如,“你说的对,我确实不懂红酒,只是最近看你为了工作着急,想做点什么看看是否可以帮到你”。

当然,老灰不敢保证这样的话语一定有用,但至少,它帮助妻子温和地传达出了自己的关怀和好意。

如果妻子此时跟丈夫对抗,甚至用邀功来“强迫”他完成「自己的期待」,结果只能是不欢而散。

很多时候,我们都太在意话语本身,而忽视掉了对面的那个人究竟在表达什么。

事实上,作为独立的个体,时不时有一些孤独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台湾著名心理咨询师王浩威先生,曾引用过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的一句话:

“完美的相处,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也就是说,“真正成熟美好的关系是: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就暂时沉默,可以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孤独,这是两人相处互相信任的极致表现,也是最高境界。”(摘自刘若英、王浩威:《完美的相处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谨以此言,与君***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