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听书笔记:《董梅红楼梦讲义》

我的这本《董梅红楼梦讲义》就是希望能架起一座桥梁,让更多普通读者都能更容易地走进“红楼”之门,领略到《红楼梦》的魅力所在。这本书脱胎于得到的音频课程,但是我又用将近3年的时间打磨修订,内容比课程增加了50%。

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希望能给你一个极简的认知框架,让你快速抓住《红楼梦》的核心思想。

这个框架,你只需要记住两个关键词:“证空”与“证情”。“证”是求证的证,在这里是“领悟”“证悟”的意思。“空”是佛教常说的空,情是我们常用的感情的情。

接下来,我就跟你仔细说一下,为什么只有读懂了“证空”与“证情”,你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梦》。

1、什么是“证空”?

咱们先来看“证空”。

要讲“证空”,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红楼梦》为什么叫作“红楼梦”?

“红楼梦”这三个字,更容易被人记住的是“红楼”,但其实这个词的文眼是“梦”字。

在中国文化里,“梦”是一个古老的意象。追溯源头,有周公解梦之梦和庄周梦蝶之梦,它们一个来自儒家,一个来自道家。但是《红楼梦》这个“梦”字,却来自佛学。

“梦”作为一个佛学符号,代表大乘佛学里最核心的观念“空”。但是,对芸芸众生、凡夫俗子来说,“空”这个概念毕竟太抽象了。所以,释迦牟尼专门设置了十种比喻,来说明什么是“空”。这十个比喻分别是:如幻、如焰、如梦、如影、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虚空、如响、如化、如犍闼婆城。它们被总称为“般若十喻”。

不论是梦境、幻相、火焰,还是声音、影子,等等,都是短暂的自然现象,转瞬即逝。佛陀说,这就是空,世间的一切都跳不出这个规律。

你知道吗?这十种比喻被“红楼”作者全数采用进了他的作品构思,大部分是作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比喻出现。比如贾元春是“爆竹”——如响;香菱是“焰火”——如焰。而其中最核心的“如梦”,被作者直接用在书名里面。这就是《红楼梦》,可以说是开宗明义。

其实在《红楼梦》的文本里,“证空”这个主题和对“空”的隐喻,无处不在。

举一个例子。你有没有注意过,“芭蕉”这种植物,在《红楼梦》中,尤其是大观园里,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贾宝玉的怡红院有芭蕉,黛玉的潇湘馆、探春的秋爽斋,同样出现了芭蕉。

这是为什么?

芭蕉看上去什么样呢?它的植株高大茂盛,但是如果你一片一片把它剥开,最终会剩下什么?其实,什么也不剩,因为它的中心是空的。

对芭蕉喻空最典型的表述,是《大智度论》里的一篇佛偈:

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

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空。

你看, 在《红楼梦》里,芭蕉的高频出现,和前面说到的“般若十喻”一样,都是为了表明,一切都逃不出“归空”的结局。

但是,作者并没有粗糙地、概念化地处理,给核心人物的院子里种上芭蕉就算完了。为了强化“证空”的主题,在核心角色身边,他一层一层地设置了“空”的符号。

比如林黛玉。黛玉自幼的贴身丫鬟,名叫雪雁。雪雁什么意思呢?大雁飞来,偶然停留在厚厚的积雪上,留下了爪印,然后大雁飞走了,积雪融化了,最后剩下了什么呢?了无痕迹,空无一物。成语“雪泥鸿爪”,就是这个意思。

总之,贾家的百年兴衰,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呼啦啦似大厦倾;“金陵十二钗”从青春美好,到枯萎凋零,其实都不出“证空”的主题。

所以我常说,读《红楼梦》,读不出“证空”这一层,是没有可能懂得《红楼梦》的。

2、什么是“证情”?

但是,如果只读出“证空”,其实只能算是读懂了《红楼梦》的40%,

因为,它还有更为核心的另一层主题:证情。

要讲“证情”,咱们先从一个“红迷”们关注度最高的问题开始。《红楼梦》的女主角到底是谁?是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单讲角色魅力,其实薛宝钗和林黛玉平分秋色。在读者心中,也是各有所爱。

但如果回到《红楼梦》的精神主旨,回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女主角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林黛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红楼梦》的故事核心是爱情,而爱情的核心又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木石姻缘。

为了让你理解贾宝玉和林黛玉究竟是怎样一种爱情,作者给他们设置了一段带有象征意义的前因前缘,就是一株绛珠仙草得了神瑛侍者的灌溉,才修炼为绛珠仙子。这是所谓的“化育之恩”,没有神瑛侍者,就没有绛珠仙子,所以,她要随神瑛侍者到红尘历劫,要把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唯其如此,“证情”这个主题才得以成立,因为它是跟生死并提的爱情,这才是“红楼”作者想要探讨的真情。

所以,现在你理解了吗?“证情”的两位主人公,一定是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也就是宝玉和黛玉。哪怕薛宝钗这个角色塑造得再完美,金玉姻缘也只是证情这个命题里的一条辅助线。

再把“证情”主题推进一步。可能要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情”作为《红楼梦》的核心主旨,其实远不止于男女之情,而是要宽广得多。实际上,“红楼”作者要借助“爱情”这个题目,回归中国文化的“情”之本体。 也就是,对他者有情、对万物有情、对人间有情。

要理解这一点,我先带你看看贾宝玉与儒家的关系。

贾宝玉和儒家能有什么关系?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在整部《红楼梦》中,贾宝玉可能是最离经叛道的角色,最不可能和儒家沾上边。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红楼梦》里一个著名的情节:宝玉最讨厌别人劝他读书、科举、做官,宝钗、湘云就因为碰触了这条价值观底线,导致宝玉又气愤又痛惜地说:“好好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一气之下,他甚至除四书之外,把别的书都焚了。

但宝玉果真是和儒家势不两立吗?

别着急,我带你看看故事里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一个叫藕官的丫鬟,在大观园里偷偷烧纸,祭奠自己的亡友。这触犯了大观园的规矩,藕官就要被惩处。

宝玉正巧看到事情原委,出手救了她。后来宝玉又托芳官叮嘱她,以后不要再烧纸钱了,这些形式都是后人的歪门邪道,不是孔子的教导。如果她诚心想祭奠自己的朋友,不必拘泥于形式,一碗清水,一盏香茶,都是足够的,关键是心诚。

这可就有意思了。很显然,宝玉心里是有孔夫子的位置的。在别人眼里,宝玉离经叛道。但其实,他属于从内心把儒家的真精神视为珍宝的那类人。前面说到他焚书,你注意到了吗?他唯一没烧的是《四书》,就是那套儒家根本经典。

那儒家的特性究竟是什么呢?是“深情”!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没有真情、深情,你拿什么去爱?!一个真儒者,是一个对他者、对万物、对人间满怀真诚情感的人。

近代大学者梁启超说,真儒者都是“情圣”,这真是语出惊人。梁启超所谓的“情圣”,意思并不是时下语境讽刺的恋爱高手,而是“社会的热恋者”,是“苍生的担当者”。所以,儒者情深,自然不是卿卿我我的小情小爱,而是天下、苍生之爱。

3、万境归空,不舍有情

分别讲完“证空”与“证情”,我们再合起来看。单独的空和单独的情,都不是《红楼梦》。只有两者结合起来,“红楼”的主旨,才算是完整的。

我为你提炼出这样一句话:“万境归空,不舍有情。”

我想,“红楼”作者想说的是:“空”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世间万物,都不过是成住坏空,所以,情才是生命的支点,才会为生命注入存在的意义,而“有情”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信念。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人生、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改深情”。

“红楼”作者见证过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可他仍然含着泪、带着笑,追忆了人生的种种美好。最可贵的是,他仍然相信人生的种种美好。

说到这里,正好也来谈谈我研究《红楼梦》的初心。

我希望能够带着大家,从宇宙人生的层面来理解这部书。让《红楼梦》成为我们的生命之书,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一生的枕边书,让它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世事沉浮,如何安身立命。

欢迎你打开《董梅红楼梦讲义》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提炼出来的框架,推开“红楼”这座大厦的门,进入文本的大观园。在那里,你会惊喜地发现,更多充满魅力的中国文化之门将为你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