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下《27、小花狗学游泳》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小花狗学游泳》这篇课文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4册第7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小花狗学游泳,先拜大白鹅为师,由于它没有蹼,学不了;小花狗又去请教青蛙,由于它的前腿不能向两侧平伸,只能拼命用四条腿刨水;小花狗最终用适合自己的姿势学会了游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练习中的朗读与说一说是了解课文内容的两项主要练习,在教学中要结合进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具备了预习课文的能力,所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识字、读熟课文,在阅读课上应重点加强对词语的积累、理解。

 教学目标:

 1、读写指定的词语;

 2、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做事情要符合实际。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 朗读课文了解小花狗怎样学会游泳的。 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实际,都要发挥自己的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小动物会游泳啊?

 生: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瞧,就是这只小花狗,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学游泳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大家读了题目后,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答

 师:你还想知道哪些?

 生:向谁学了?学会了吗?(师板书)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来解决你们心中的疑问。

 ( 请生答 )

 三、理解课文

 (ppt给出阅读提示)

 1.用画出它们是怎么教小花狗学游泳的。

 2.用 ?画出教的结果怎么样?

 3.用曲线画出小花狗的游泳姿势。

 (1)大白鹅说:?游泳时,身体要保持平衡,双眼紧盯前方,双蹼用力滑水。?

 师:(解释?平衡?,做出不平衡的动作)同学们,老师这样是平衡吗?

 生;不是。

 师:那怎样才是平衡啊?请大家做一做。

 师:看大白鹅游泳照片,观察特点。

 (2)大白鹅师是游泳冠军,但他教小花狗时是什么样子啊?

 (指导朗读)

 (3)大白鹅教的这么认真,小花狗学会了吗?为什么没学会?

 图片对比鹅蹼与狗爪

 (4)小花狗没学会,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

 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5)小花狗没学会,它放弃了吗?你从哪看出没放弃?

 生:它不甘心!

 (6)又去请教青蛙,青蛙是怎么教它的?

 看青蛙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它的动作是怎样的?

 趴、划、蹬

 青蛙游泳时身体哪个部分很重要?

 在看看图片

 生:四肢。看到它前腿短,后退很粗壮。蹬水就有力量。

 青蛙在教小花狗时是什么样子的?(指导朗读)

 小花狗还是没学会,什么原因?

 (7)这时候,小花狗遇见谁了。它对小花狗说了什么?

 (8)我们都知道,小花狗最终用适合自己的姿势学会了游泳,适合小花狗的姿势是什么样的?

 (9)朗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10)你有哪些收获?

 (11)师总结,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特点。

 [板书设计]

 小花狗学游泳

 向谁学? 大白鹅 蹼

 青蛙  蹬

 学会了吗? 小花狗 刨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

 二、新授

 学习生字

 (1)出示:冠

 (2)认识新偏旁?秃宝盖?。

 师:有人认识它么?(指名)如果有人认识,教师可顺势表扬学生:真了不起,老师还没有讲,你通过预习就知道了。

 (3)记新偏旁

 师:看看他和咱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偏旁比较像?(引导学生用?宝盖头?来记。

 (4)学生记字形

 师:你准备怎样记住?冠?字呢?

 (5)教师向学生渗透字源

 师:秃宝盖表示帽子,左下的?元?表示我们的头,右下的?寸?表示手,用手把帽子盖在头上就是?冠?了,汉字有意思么?

 (6)指导书写

 师:怎样把它写漂亮呢?想让我们来整体观察它。(上窄下宽)很显然,这个字最突出的笔画是什么?(撇、竖弯钩)把它放在田字格当中该怎样写呢,请你拿起手来边看边和老师一起写。

 (7)展示评价学生的'字。

 甘、适、拼、按、肢 利用以旧带新方法。

 三、小结

 一起读读这些生字

作业:

 记生字

 读课文

教学反思:

 我给两个不同的班级讲了《小花狗学游泳》。第一次讲时,有些地方和本教案有所不同。最初提问是一个一个出现的,也就是整体感知课文后,讲到小花狗向大白鹅学游泳,此时提问?大白鹅是怎么教小花狗学游泳的?。请学生将相应的句子画在书上,并请学生回答。随后师提出问题:小花狗学会了吗?同样请学生画在书上并回答。后面的段落依照此模式进行。

 但是,指导教师听了我的课,提出了建议。首先觉得这样的设计让人觉得很?碎?,提问太分散,可以改成把所有的提问一下全部都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学,把相应问题的答案画在书上。

 最初我并不理解这样设计的用意,相反,我会觉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不会太难了。后来,指导教师解释:首先课文比较有趣味性,学生喜欢读;另外,这样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解课文,有助于建立前后文之间的联系。

 听了老师的话,我觉得也很有道理,而且,我还想到了上学时我们孙老师经常说的:语文老师也要经常听听数学老师的课!这不就是要借鉴上数学课的思路吗!这样我更确信这样设计的必要性了。因此,我改变了设计思路,并且找了另外的班又讲了一次。体会到了好处:学生更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能够更容易的说说课文的寓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