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那些在文学上成就很高的人,仕途都不太顺畅?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一些在文学上很有造诣的文学家,比如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等,他们都曾入朝为官,但仕途却都颇为坎坷,甚至还有最后丢了性命的。自古以来,文人似乎就有一种不屑于做官的“清高”,他们不喜欢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往来皆为利的风气。正是因为这种清高,使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瞧不起官场最需要的圆滑,结果就是处处得罪人,给自己招来祸患。另外,缺乏社会经验而导致的迂腐,也是他们不适合做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他的官场之路可以说是步步荆棘,没有顺遂的时候。作为一个文人,苏轼有着文人特有的热情、认真、耿直等优点,同时也对社会现实缺乏足够的认知,且在人际关系上不太会“转圜”,导致他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过于激进,得罪了不少人,甚至差点因在乌台诗案中被陷害而丢脑袋。
再说比较典型的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的他就好像一颗肆意发散夺目光彩的明珠,他的作品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张扬、热烈、豪放。李白原本是很想做官的,但因为一直不得重用而剑走偏锋,跟错了人,结果自己差点被判腰斩。另外,他做官期间暴露出了不少文人的“毛病”,比如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不会变通等等,这些都是官场大忌。
不过,不少文学家正是因为官场失意才写出了千古佳作,某种意义上,这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