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保山衣、食、住、行、吃的特色

保山古称永昌,位于云南省西部,市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98公里,外与缅甸山水相连,内与大理、临沧、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邻。民间风俗,节日特有一番风味,地方特色更是独具一色。

永昌钹舞

保山彝族,分布于瓦房、瓦马、瓦窑、杨柳及蒲缥、上江、丙麻等乡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擦大钹属彝族传统舞蹈且带有武术性质。彝语叫“大钹聚自得”。流布于瓦房的徐掌、四棵树、白龙井、梅兰山、杨柳坝等地方。逢婚丧嫁聚时举行。参舞者4、6、8、10人不等,女人讳跳,表演者全系男人,器乐有唢呐、大钹、小钹、铙子、芒、锣、大鼓、小鼓。演跳时常戴面具或化装成孙悟空、唐僧、八戒、沙僧,或彝家仙女,或其它形象。大钹扮演者即领舞者居中主跳,伴奏伴演者环绕周围,因领者舞姿极为活跃多变,且节奏鲜明,氛围磅礴,故称擦大钹。多采用对跳、串花、蹬脚、蹉脚等艺术套路。代表保山地区参加了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的行进节目表演并获得表演一等奖、组织一等奖。

德昂族水鼓舞

德昂族在保山市有人口近千人,聚居于潞江坝大沟边、白寨、芒彦。具有丰富绚丽的传统文化。水鼓舞是保山德昂族独有的民族舞蹈。德昂语叫“嗄格楞当”,多系喜庆时举行。领舞者打着水鼓、大钹、大芒率众起舞,水鼓是主要道具,敲打前在鼓身中间一小孔加进约一斤重的清水或水酒,使鼓面湿润而以鼓皮潮湿而得名,湿润的水鼓能发出更有特色的音响。水鼓通常重三、四十斤,表演者将水鼓挎于脖颈,身体微弯,以手击鼓,左手拍打小头鼓面,右手锤出大头鼓面。芒钹配合,舞姿变化,节奏感强。

民间文艺

A、打歌

打歌原来是布朗族、彝族性的民间舞蹈,境内因其占80%以上汉族同与布朗族、彝族杂居,受之影响,打歌已不仅限于布朗族和彝族,广大的汉族及其小数民族都已兴起打歌,形成各民族统一打歌的历史习俗。

打歌以芦笙、三弦、蔑弦(口弦)、笛子为乐器,奏响乐器,打歌开始,特点是粗犷大方、热情奔放、节奏明快、人数多,少不限,男女老少集体围场踏跳,步调整齐。打歌我即彝步种类有小平歌、小伴翻、串花歌,心合心想会背(大翻身)小翻身、苍蝇搓脚,跺脚歌、伴淹歌、母猪吃食、***鼠狼哨蜂子等。打歌中有的表现劳动及生活,有的表现爱情。动作以脚部为多,脚的变化为主,有拧腰、拐膝、摆臂、甩手、送胯、跺脚等。

每场打歌,一圈园场或几层园场均可,男女各站一排可对插右或混杂,吹芦笙、笛子、弹三弦者为领头,边吹边弹边舞,其余男女徒手随舞;形式多样。打歌中,打歌欢跳与男女打歌调对唱同时进行。不会唱调者狂欢舞跳,会唱调男女选准对方成对后进行打歌对唱。唱调时不跳舞,只随打歌队伍行走。打歌调一般分盘歌与自由对唱两类。盘歌是问答式歌词相对固定,对唱时测验有问能不能回答如男唱(问):“天有几宝从何乱,地有几宝时分明?”女唱(答):“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金。”这类打歌调主要有盘《十二花明》、《二十四花明》、《相桂花名》、《六十甲子》、《盘古分天地》、《湘子盘天河》、《造大船》、《十要名花》等。自由对唱俗称花花山歌,也叫唱拉爱类打歌调没有固定歌词,现唱现编,随问随唱,多采用拟人、比喻、夸张手法唱出对方好处,诉说自己的谦虚,如果唱:“你娘生你生在金银财帛地,我娘生我生在烂地头草芭蕉林”。

女唱:“金银财帛朗家有,烂地头草妹家门”。

打歌多见于农家嫁娶之夜,嫁女(男)家打棚天当晚,娶女学正客天晚上,打歌程序为办客家晚上撤席后在棚下摆三、四张桌子摆三牲猪头一套和茶水果品,桌下罩公鸡一只,凡打歌唱调者能坚持到鸡鸣时分,主人便宰杀公鸡以待打歌人。

打歌的历史悠久,多流行于建国后至1996年的10年间,“文革“时期被称为“黄色”而禁止,党的十三届三中全后得以恢复,80年代广为流行,90年后,因其录相、电视、VCD的普及,打歌有所萧条。2000年后,新一代年人出来后,打歌热又有所回升。

B、山歌

山歌在全乡均为流行,尤以热带沿江、河谷地区多而广。建国初期的许多年轻人,就曾因山歌而私定终身。山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独唱属在山野间自我消遣,是最为普遍的山歌形式;对唱慰以谋情说爱,互叙甘苦;群唱慰以***同取乐,合声对唱情绪旺盛。山歌不拘格调,没有固定格式,大都以触景生情,遇事而感而现编现唱,唱词多以抬爱为主,如“不到茶山就知茶有价,不到妹学就知妹有名”。对唱与打歌调中的花花对歌大体相同。山歌清脆悦耳、声音高昂,拖音过长,传声较远,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女声表现更为明快。

C、民歌

民歌俗称“小曲”是以七字四句为1首,歌词相对固定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在全乡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既适用于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用白话对说,也可配以歌谱对唱,还可用于山歌和打歌调中。民歌体裁不变,但种类较多,有诉说男女在恋爱,婚姻方面苦衷的妇女歌;有自由恋爱的情歌;有诉说生活艰难困苦的的苦歌;有歌赞***产党领导下,新生活,新气象的欢歌;还有失去亲人,遭遇祸难的悲歌等。分别例举一首。颂歌─毛主席,大恩人,一心救我出大坑,领导我们闹革命,恩情更比海洋深。

妇女歌─桅子开花杷杷长,爹妈嫁我不商量,活人丢进死人坑,还说我的命不强。情歌─腊月甘蔗甜又甜,天天想妹好人情,今天得见妹一眼,不吃茶饭过三天。抬爱─大河水涨河浪沙,挖开河沙种西瓜,西瓜本是红壤子,小妹却是粉团花。苦情歌─桃子红来李子青,解开钮子难见心,夫妻脾气合不拢,口吃黄莲苦在心。

民歌除四句为一首之外,还有多首为一路的系统民歌如《十二月采茶调》、《十二手巾》、《十二月绣香袋》。

D、吹唢呐

吹唢呐俗称吹打。唢呐一大一小,均为铜制,俗指避邪,大为号,小为打。号分粗细两节制成,细管可插入粗管内,全长1.6米,掌号(发号)时细管从粗管内拉出。号管无气孔,音量有高低,通过喇叭口发出音响。打、咀管为木制,喇叭口和打咀均为铜制。木管有音阶气孔,多用稻草或芦苇做咀哨子。吹打时音色清晰、明快、高昴圆润。吹奏时能长时期不停断。

称之为有内换气功能。音色不变,气势不减,主要是有特殊的换气技巧。吹打的调名 ,内容丰富,婚嫁喜事有迎客调,候客调,欢乐调调、催人调、过山调、出席调、压棚调、采茶调、叫客调、磕头调、隔娘调等。丧事有掩盖调、悬白调、哭娘调、出殡调、下葬调等。

E、舞狮

狮子分金狮和麻布狮子,舞狮俗称耍狮子。狮子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狮头以胶泥做头型,用多层纸裱糊,干后脱下纸壳。以做骨架,以颜料彩画而成,狮身由白布缝制,狮毛狮尾用不 麻或剑麻做成,并染上各种颜色。

狮子常在丧事或庆祝节日要用。舞狮时3至4人舞一架,1人戴喜头面具,俗称弥乐佛头或笑和尚,身穿翻毛皮衣,手持文帚,在狮头前逗狮子,1个“孙行者”手持蚊帚在狮后狮子。表演程序由抡堂开始,变称开场,喜头即诵颂词,到狮子上场院,表演各种打斗和戏耍动作,如上板凳、上桌子、绣球等,喜头和行者表演各种拳术和刀、枪、剑、戟等。

民俗风情

节日有现代节和民间传统节日两类。现代节日有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国际妇女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10月1日国庆节。现代节都是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大都在机关、学校流行庆祝,农村则以民间传统节日为主。民间节日教多,但在境内隆重的习惯性节日只有12个。

春季节日

A、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上一年年终与下一年年始的交替,时间农历腊月月小29日,月大30,次年正月初一、初二,俗称大年初一、大年初二。过年习俗是,在年三十需将服装,初褥等全部清洗完毕,打扫家庭卫生,过年的前一街上街买办糯米面,红糖、对联、年画、火炮、香钱纸火等年货。年三十白天宰鸡、煮鱼、栽香桩、年松、贴对联、门神、喜神等。下年备一托盘茶、酒、饭、肉等。到山神庙燃放鞭炮、供祭山神(俗称供山),回来后点燃青香,烧纸火、祭供天井、门神、灶君、家堂等,日落前全家入席吃上一段丰盛的“团圆饭”,吃上全家人聚拢闲谈。熬至子时来临方可入睡。1990年后由于电视普及,大都夜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大清早起来煮汤圆,先进行用汤圆供献山神七主及家园天地、门道、家堂、祖宗、灶君后电吃汤圆。

大上初二,清晨煮,粑粑丝,(90年代后多为饵丝)先供献山神,天地家堂,祖宗门道和灶君后吃粑粑丝。有部分居民常用大年初二开财门,退火神,献龙、以求新年财源,火神避求安全,求水井常年进水。

过年特制粮食主要有用饭米制作的粑粑即可烧食,也可切成丝煮食,有用糯米面制作的汤圆。

新年之际,还有拜年的习俗,如结拜子女给干爹干妈,新爹亲妈拜年,有新婚男女到岳父家族间拜年,国家机关单位还有给退休,职工拜年等。

“拉干爹”

保山地区许多地方民间流行的一种原始的交谊结友方式,从民俗学的角度看,这种风俗的形成,与社会生产落后以及人们在遇到困难之时渴望能够得到亲情以外的帮助这种“求助心理”有关,故在地广人息缺医少药、民风古朴的山乡最为多见。 在保山市的瓦窑、瓦马、瓦房等山乡,“干爹”通常有两种“拉”法,一种是认准目标,协商结亲。即山里娃娃能大跑大走之时,父母便向自家看中的邻村别寨的相识之人表明心愿,若对方同意,便择一吉日,杀鸡煮肉,邀亲唤友,磕头、取名,完成一应“寄名”手续。据说,娃娃“过继”给干爹后,一改姓换名,便不是自家儿子了,即便“命”里带点小灾小难什么的,也就化解开了。

有趣的是另外一种“拉”法——“听天由命,强拉硬逼”。采用这种法子结亲,只能在大年初二至元宵节这段时间进行。想“拉干爹”的人家往往选个双日子,由男人带上公鸡、腊肉等食物,天不亮就到村外小桥狭道这样的行人必经之处横拉一根细细的白线,然后在其附近埋伏起来:不论是谁,只要经过此地并绊断了白线,即被认定为是亲家了,埋伏者便飞奔而出,拱手作揖,叫一声“亲家”。“天意”难违,通常情况下,来者只能应允,否则是要背骂名的。于是埋锅造饭,就地野炊。吃饱喝足之后再进村“认门”并举行拜寄仪式。来者倘是妇女,那她当然是“干妈”;若是未婚男女,那就是“干哥”、“干姐”、“干弟”、“干妹”;倘不巧碰上的是牛呀马呀羊呀狗呀什么的家畜,那也“拉”——由其主人代替,履行一切手续和义务,只是取名时必须按绊线动物的称谓来定,如马儿、狗儿什么的。 无论是人有意选择还是“天命”所定,干亲一旦形成,双方便亲如一家,互相照应,年头节下,亦应时造访,以手足之情互待,相处好的,甚至情连几代,传为佳话。

更为奇妙的是,在腾冲县的一些山乡,还有一种“拉”大树当“干爹”的习俗,并有许多人自小便拜了某株奇树古木为“干爹”的,因为他们的父母相信,古树参天,根深叶茂,福荫极广,一旦拜作“干爹”,就能保佑娃娃无病无灾,长命百岁。特别虔诚者还要请神职人员帮算一算大树“愿不愿”收,若“愿”,则选一黄道吉日上供焚香,三拜九叩地行过大礼,才算结上了“人树干亲”。末了,还得给孩子取个有枝有叶的名字。由于此俗相沿甚久,故腾冲境内不少知名的古树——如小西的雷打树、打苴的大橡树、和顺的“双杉”、马站的鹅毛树、界头的“银杏王”等,无不“膝下”攘攘,拥有许许多多在世的或早已离世的“干儿子”、“干女儿”,而他们当中不少人就叫树茂、树荣、树寿、树生以及树美、树秀、树芳、树英这类“万古常青”的名字。

B、立春节。立春节俗称打春,是全年24节气的第一节气,是新一年春季开始。不论是春节前立春,还是春节后立春,只是立春当天早上,人们习惯与大年初一一样,煮汤圆,烧煮火供山神,家堂,天地、门道、灶君求各诸神保佑一年平安。

C、元宵节。

无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日,该节在本乡很少兴过,即时兴过也并不隆重,仅是在元宵晚上煮汤圆吃而外,并无其它活动

唐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和盛行,保山坝缘的山明水秀之处相继修建了大批禅院佛堂。这些宗教场所,除太保山“寺宇连云”、蔚为壮观之外,其余规模均不甚大,但香火却都兴旺。尤其是各寺院一年一度的庙会,更吸引了众多信佛的和不信佛的各色人群。保山的庙会有约定俗成的时间规定,也许是因为正月为农闲季节,庄户人家有空闲且乐于参与的缘故,各寺庙会大多集中在人们需要“逛过”的这些日子举行。这些庙会虽名目繁多,但总起来看都有个***同的主题:求神拜佛、禳灾祈福。这些事情在封建根子较深的旧保山是很有些市场的——即使到了今天,虔诚的善男信女亦大有人在,信仰自由嘛。

当然,有信的,就有不信的和半信不信的,绝大多数赶会者其实更主要的是来逛风景、赶热闹的。相传,正月初一至十五为如来佛执掌天下,人间不分贫富一律平等,因此过年的时候保山人是不兴讨债要账的,这对那些家计艰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好的“优惠政策”:他们可以暂时抛开债主登门的隐忧,同所有人一样扶老偕幼悠哉游哉逛庙会。如今,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高,逛庙会,也就成了城乡民众消闲度假的一种郊游活动。

保山的庙会五花八门,别有情趣。最盛大的庙会是太保山上玉皇阁、斗姆阁、报恩寺等三十多座寺观庵馆兴旺时的西山“联席会”,一连两日,香火鼎盛,人潮不息,热闹非凡。而今虽庙稀会散,但大年初一、初二登太保山却成了城乡居民的一种新俗,算是庙会之“余绪”吧。

民居特色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座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民居在我国西南地区,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说来,彝族民居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

居住习俗彝族实行一夫五妻制的小家庭,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祝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尤其是在置办红白喜事时,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靠墙处供奉着天地祖宗处于牌位,供桌上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房,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秋季节日

A、“七月半”送老祖。

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十四、十五为“鬼节”,意为亡故的列祖回家与后人“团聚”,每家每户于七月初一用一席饭菜和香钱纸火将其从大门外接回到供桌祖宗灵位上进行待供,在每饨吃饭前都要先用菜饭到供桌祖宗信前祭低一番,家人才可以用不着餐。一直坚持到七月半,即七月十四、十五。到七月半亡人老祖又要回阴,各家各户做粑粑,杀鸡煮肉做一饨丰盛的午饭,先隆重地祭献一番后,将其老祖送出大门外“回家”。

B、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民间传统的中秋节,中秋,即为每一年仲秋八月的中间。中秋之夜,月亮最亮,最圆,月色也最美好,人们望着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为异客,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而人们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本乡境过中秋的形式主要有供月亮、吃月饼。八月十五头一街。人们纷纷上街购买以月饼为主的糖食果品,八月十五晚上,先将月饼等糖食果品摆回堂屋或者客厅,全家人团聚叙情,分享供品。

C、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原于《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重阳节在本乡境有纪念意义,但无具体活动内容,在民间仅有“重阳祭谷”之习惯,即到重阳节这天,种粮农家备茶饭,钱纸火,茶酒二气到庄稼地边搭一 供桌,摆上供品祭供田公地母二神,以谢二神保护庄稼之意,以求金秋十月顺利收谷,此外,人们还将重阳节有雨无雨来预测未来冬季之气候,“有雨无雨看重阳(九月初九)”,“有雨无雨看重阳,十三(九月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冬季节日

A、十月尝新节。

进入农历十月,本乡境庄稼人粮谷已收获完毕,历史上有在十月初十前后尝新米的风俗,即将新收获的稻谷晒干碾成米,净煮一锅白米饭,有的还将新米舂成白生生的粑粑供献天地、祖宗、灶君,以庆贺新粮收获和求望来年再五谷丰登。这一节日多见于改革开放前,如今,调整了种植业结构,烟、蔗主产区稻谷较少,尝新节也逐渐淡化。

B、杀年猪。

杀年猪在本乡境并非传统节日,但是一种较为普遍,且十分隆重的一种生活习俗。

每年每户人家都要喂催专用自食的2-3头肥猪,在秋收结束后入冬季节(大都在冬至节前后)进行宰杀,肉食经各种特殊处理后进行储藏,以备次年全年食用,在杀猪当天除邻居互请相帮忙外,客人高兴捧场,热闹非凡。从一睥一次的热闹场面上讲,这似乎又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传统节日。

施甸“年猪饭”邀你天天过大年进入冬季以来,施甸县家家户户便开始为传统的“年宰”而忙碌,杀年猪在施甸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已慢慢形成了一种风俗,杀年猪的头数和亲戚朋友的多少成了这里的农民群众好收成的象征。  

衣、食、住、行生活习惯。

布料和着装

在本乡虽有部分少数民族,但因汉族影响较大,长期以来,没有各民族服装之分,着装基本统一一致。

A、布料。

旧进以自织土布和进口洋布为主,建国后随着国家轻工业的发展,开始使用用棉花制作的棉制品,以大白棉布为主,如需要颜色,再进行染色,把棉放入染缸进里煮染,多分为青、兰、黑、红色。60年代,布料有了很大发展,市场上开始售卖高质量的卡几布,北京兰布等草绒布等。70年代由棉制品开始进化为化学纤维制品,如涤良、涤卡、涤伦等料子布。改革开放后,布料又发展到毛料制品,皮料制品,化学布料几乎成了“一统天下”。

B、着装。

着装出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异常,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服饰特点。70年代,男性以中山装为主,女性以姐妹装为主。80年代后,服装变化较大,经历了“大披领”、“小披领”、“大西装”、“小西装”、“夹克”、“喇叭裤”、“毛线衣”、“新式中山装”、“活尚领”、“皮夹克”、“羊毛衫”、“风衣”、“莲衣裙”、“直桶裤”等现代新型服装。衣服分上衣(外衣)、棉衣、毛线衣、衬衣、内衣;女性还有胸衣;裤子分外裤、绒裤、内裤。

鞋类的进化更为突出,旧时多以草鞋为主,50-60年代以自做布鞋为主,七十年代流行“喷线底”布鞋。国家塑料工业的发展,八十年代初,流行各种式样的胶鞋,塑料鞋以及由人造革,猪牛皮制作的皮鞋。90年代后又新产生了底为塑料,用毛线自行用勾针编织的毛线拖鞋,国家生产的塑料拖鞋,凉皮鞋,新型白胶鞋,球鞋等等。

食品及饮饮食习惯

A、食品。

人们食用食品大致分为主食,副食和零食三类。主食又分饭、菜、肉、油、肠、蛋、盐等,饮以米为主。80年代前稻田较少地区用玉米面制作成面果儿参与大米蒸熟为饭。90年代后开放粮食市场。缺米地区都可买到大米,从历史食用至今的面果儿告别了它的历史,食用菜种类繁多,按来源有自种蔬菜、商品菜、自富肉菜、野生菜;按制作成菜有萝卜干、水豆豉、骨头 、腌菜等咸菜,煎菜、炒菜、拌菜、水煮菜、泡菜等。肉以猪肉为主,牲畜及家禽肉为辅,野生动物肉为“山珍”。猪肉分主、兼用油菜籽,核桃等植物油。肠子仅有用猪肠子洗净后,用豆腐拌猪血、瘦肉加以佑料揣入。凉干后食用,有豆腐肠、香肠两种以豆腐肠较为普遍。蛋有鸡鸭鹅禽,以鸡蛋最多,食用有炖、煮、煎、侵等多种方法。

主食日分、晚两饨正餐,早餐10:00至11:00,晚餐就餐时间为17:00至18:00时,家庭建设用工或农忙时可食3餐。副食原有粑粑、面条、稀饭、凉粉等,后增加了饵丝、方便面、包子、油条、糖糕等,一般作早点、响午、晚点食用。

零食有松籽、核桃、葵花籽、花生、南瓜籽等坚果也有糖果、水果等。一般在闲谈、过节、来客、婚丧、建设等重大事件中食用。

B、烟、酒、茶食用。

本乡自古就有抽烟习惯。改革开放前烟多为自种土烟,俗称草烟,取成熟烟叶用 帘子夹紧日光晒干后切成丝,既可将烟装入土罐燃火吸食,也可用纸将烟丝卷成大小头点火吸食,还可将烟加上些油切成绒烟丝用水烟果儿和烟筒吸食。1993年后广泛种植烤烟,土烟终止。70年代末流行“天平”、“红樱”、“无咀春城”等;80年代“碧鸡”、“重九”、“田七”、“山茶”等;从90年代起“红河”、“咀春城”、“红梅”成为大众化。2005年“咀春城”停产后,改为“红山茶”、“大丰收”等,高档香烟“红塔山”、“紫方云烟”、“云烟”、“远征”精制“红河”、“熊猫”等。吸烟多为男性,女性零星有之。

饮酒历史悠久,种类有用甘蔗渣酿制而成的蔗渣酒和用苞谷、大米、小麦等粮食农作物配制的粮食酒;1990年后,蔗渣酒停产,以粮食制酒为主。酒多在用餐时饮用,办客、会友、喜庆时畅饮。

饮茶习惯源远流长,既采摘茶树嫩叶经锅炒手揉日光晒干和机器杀青烘干沸水冲泡既为茶水饮之。传统泡饮晒青茶,1990年后以饮用烤青茶为主,品牌有“万兴笔毫”、“黑山银峰”、“叫花茶”、“馨鑫”等。

三、住房习惯

A、房式建筑。

本乡居民居住是典型的单村独户,除摆田村大部分,酒房村一部有一院多户外,全乡大部分地区为一户一院,居民房屋分居民住房和生产用房两个部分。住房包括人住,装放粮食及各种财产库房,堂屋、厨房等;生产用房指畜厩农副产品加工,烤房等。多数村寨每户每院建有房屋4栋,即正房、左厢房和天房、附设房屋有厨房,家富家禽厩舍、烤炉、厕所等。

房式大部为有厦4柱落地,无厦三柱落地木楼瓦盖,中梁高前后言梁矮,两面出水的瓦楼房,每栋多为左中右三格,楼上楼下***6间。正房为主房,进顺面积大,高于其它房,正房前面为院场。院场左右两边为厢房(也称耳房),与正房对应(院场)下边为天房。规格为明楼出厦和走京出厦。

B、建房步骤。

建房是每一户人家耗费人、财、物力最大的一件事,称为“大兴土木”。一栋房子从平基到入宅要经历三大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即开山挖地基,取石料砌基石,采木料等。其次是造屋阶段,即木料备好后,先选定起工架马吉日,请木工制作屋架,请邻居众产立标、上梁、接着筑墙,钉椽盖瓦等。第三是装修阶段,请木工用方板就新房格心,门面进行细致装修,造门。最后选一吉日入宅。

保山方言

云南方言,总体上属于北方方言。明代的屯田,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文化知识逐渐丰富,终于明白,云南方言的形成,与汉民族的迁徙以及今天民族格局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云南方言其实就是历史上的中原汉语方言,研究这些方言词语,可以解释许多历史文化的问题。可惜记录的一些资料,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大部分丧失,只能将现存的零星记录,略作整理、解释,形成本文。

方言中忌讳语的替更语

在方言中,还有一些不愿意直接说出来,如尿、屎、死人等。包括直接忌讳的词语如“虎”、“狼”等。变换一种就法,说得委婉、含蓄些。既不令人恐惧、讨厌、难听又显得文雅含蓄。如:男女老少在一起,忌说带生殖器官的粗话。

“怀孕”说成“身子不闲”或者“身不光”,女性“卫生期”说成“月头月尾”。生第一个孩子去岳母家通信称“报喜”。“老人死了”说成“老成福”。中青年“死”说成“不在了”。孩子“死”说成“看不大”。儿童“死”说成“夭折”。问那儿有病,说“那里难在”。“病危”说成“不得啦!”。上厕所大小便,说“走外”。去埋葬人家做客说“烧纸”。外祖去世为外孙除邪说“冲喜”。女儿出嫁时逢卫生期,称“撞门喜”。搬弄是非、嚼舌头,爱说别人闲话称“嘴话多”。女性老人称儿媳为“姑娘”。“多出祸事”称“进运不佳”。“火烧房子”称“走水”。求福除病称“打保福”。不注意说出忌讳语,称“说漏(走)嘴”。出门赶马忌说“豺狼虎豹”。立房子时忌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