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说周公解梦
马三立和侯宝林同为相声界的巨鳄。但是马三立却被称为泰斗侯宝林只是大师。这样称呼,主要是由师承和辈分、个人成就及两人的风格所决定。
一、师承和辈分
马三立和侯宝林两人在相声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相差三岁的两人在相声这个领域开辟了新时代。马三立是中国第五代相声演员,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母亲恩萃卿所学是京韵大鼓。立马桂元师承李德钖。可以说马三立一家都是从事文艺行业。侯宝林自幼家境贫寒,12岁时学京剧,后改说相声,拜师常宝臣。其在1940年赴天津演出成名。在近20年的演艺生涯中为观众带来近百个作品。在辈分上来说,马三立出生世家,而侯宝林只是普通人。马三立的辈分要在侯宝林之上。
二、个人成就
马三立一生都贡献给了相声。其16岁登台,88岁谢幕。其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改编出演的新相声节目有六七十个。多年来,他培养了班德贵、常宝华、高校林等多位优秀相声演员。侯宝林被尊为具有开创性的相声界一代宗师。在他漫长的60年艺术生涯中,其潜心研究发展相声艺术,并积极推广相声艺术走进千家万户。除了创作和改良相声之外,还对相声和曲艺源流、规律和艺术我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培养了一代相声舞台名家。
三、个人风格
马三立和侯宝林的相声表演,各具特色。其中马三立的相声给人以亲切质朴、从容隽永之感。他对相声艺术的优秀传统有着全面的弘扬和深刻继承。因此,他的相声总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他为相声艺术优秀传统做了开创性的示范。侯宝林的相声表演儒雅大方。宇宙时代的江湖腔和低俗气彻底告别。在相声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品味思想上做了很大的改革,被公认为是相声艺术改革的先锋。二人的相声表演为中国的艺术创造、审美体现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