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龙南凤中的龙指的是什么
指周之冕,“周之冕故居”建于清中期,是传统的三合院。院落入口处为石砌八字朝门,原建有门楼,上有精致的雕花,文革时期被毁。院内房屋的格局是正房五间,左右厢房各两间。外设回廊,木制栏杆,纹理环板,雕刻精美,回纹木格窗,柱基有传统江南水乡装饰,房前为青石板院坝。是安顺市西秀区旧州古镇保护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传统民居之一。
周之冕(1824—1889),字藻庭,号文轩,今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人。自幼天资聪慧,十八岁时以冠军入邑庠。清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清同治十年(1871)中进士,补直隶知县。
光绪二年(1876年),丁忧回故里旧州,以教之愿,后任安顺府“凤仪书院”教授,首席主讲。1879年,时逢新城兵变,贵州提督周达五仰慕周之冕学识行端,欲请旨补缺参事,但其以不乐仕途婉拒周达五。后来,朝廷念周之冕质朴至孝,将其任镇远教授。
光绪六年(1880年),黄金兰之友岑春煊任贵州省巡抚,为培养贵州人才,礼聘周之冕主讲于省城著名的“贵山书院”,担任教授。期间,以自己所学,苦心育才,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培养出贵州历史上第一位文状元青岩镇赵以炯及其弟同科进士赵以煃等众多贤俊,为时人所敬仰称颂,为贵州、为家乡的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之冕为人谦和,睦邻友弟,与其弟周正冕在同一屋檐下居住了数十年。当时有一土豪,仗势凌人,横暴乡里,当地人皆畏之如虎。而周之冕虽与其是邻居,却不畏惧其蛮横,并且常常以礼对待他,以道理说服他,以诚意感动他,最终使其蛮横的性格收敛,两家友善如宾。在周之冕主讲凤仪书院时,曾认识本郡名士何威凤未成名之时,见其堂堂仪表,骨相不凡,必为奇才,于是将女儿嫁为其妻,并尽心培育。何威凤得此泰山恩师,学业大进,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人,为其后来名震京师打下基础,且素有“南风北龙”之称。
长子周重光,中顺天举人;次子周锡光二十一岁中拔贡,入京后担任京官,后来升任刑部主事(四品);三子周龙光中岁贡,任采信,是旧州德高望重的文化名人,尤其对旧州古人文化,历史事迹很有研究,诗词书法著称;四子周谦光在1900年的安顺府贡生考试中获第一名,曾受到知府奖励,他一生未做官,从事教育,是旧州小学官办学校的创始人,精于音律、书法,师宗赵体,自成一家,是旧州有名的书法名人。
周之冕是黔中文化的传播者,以自己的学博行端,为时贤所重,名士莫庭芝、黄方伯、文行衢与之有金兰之谊。授教以来,以其渊博学识,培养了家乡众多才俊,如光绪九年(188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黄桂鋆、光绪九年(1883)进士姚大荣等一批清末文化名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