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涣茶馆的兴衰更替

临涣的茶馆很多。沿南阁遗址向北的大街两侧,茶铺林立,茶香四溢。最鼎盛的时候,临涣有大小茶馆二十多家,每天接待茶客6000多人,如碰上逢集赶场,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断。

由于缺少史料,早年的茶馆已澧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人们所能回忆起来的,多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的茶馆。其中较早的有吴云生开的吴家茶馆和一荆姓人家开的荆家茶馆。吴家茶馆位于南阁以北、街面路东的地方,北面紧邻大戏园子。生意一直十分红火。吴云生的侄子吴清德当时是一名红军战士,化装成普通百姓到茶馆里帮工,在茶客中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这为吴家茶馆平添了一道美丽的光环,也留下了一段佳话。茶馆晚上照明使用的是一种自制油灯,下面是一个铁碗,碗的中间是用棉花做成的捻子,碗里兑满香油。荆家茶馆位于临涣街西、老旱河附近。为招揽茶客,茶馆的主人出钱雇来说书和唱大鼓的艺人。人多时,在茶馆的门前搭起敞棚。后来,段猴子在临涣鱼市街头、一单姓人家在南阁的北面各开了一个茶馆。解放后,私人经营茶馆遭到禁止,茶馆由政府的商业部门接管。再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私人茶馆又逐渐兴办起来。

在众多茶馆中,较为出名的还有蓝田茶馆。蓝田茶馆以前在临涣的青年街上,茶馆的主人是倪结实和倪连生父子。蓝田茶馆与旁边的一个澡堂是相配套的,相邻的还有外号“周三秃子”、“潘四儿”的两家茶馆。农村合作化后,蓝田茶馆搬到了南阁街。这样茶馆离临涣回龙水的距离更近,紧邻风光秀丽的南阁景区,且面对当时临涣最繁华南北街。茶客来此择个座位,沏上一壶红茶,啜茶、赏景、谈天、看书或独坐冥想,悠然自乐。倪家过去为地主干活,从那里熟悉并接替的茶馆的营生。后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禁止私人经营,蓝田茶馆上缴给临涣的商业部门,由当时的一位叫孙如田的工作人员负责经营。当时的蓝田茶馆可以说是门庭若市,生意十分兴隆,喝茶的人常常需要排队等候。那时的孙如田是吃国家商品粮的,生活相对比较宽余,经常接济一名叫张月珠的老三届下放知青,从此两个人便好上了。结婚后,他们生有四女两男六个孩子。后来商业不景气,老两口就靠着经营茶馆维持生活。上了年纪的孙如田老人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不见东西了。老伴退休后回了上海,几个孩子也都到外地各自发展去了没有人愿意回来承继这份行当,蓝田茶馆于2004年歇业了。老人一个人住在歇业的茶馆里。从北边的门走进,靠北墙是近两米长、半米多高的砖土结合的茶炉子,炉壁上满是脱落的痕迹,上面堆积着碎木块、烂木箱、破旧衣物等。紧邻炉灶的地方对方着破碎的旧椅子、旧凳子。门的右边,放着一个一米多高的橱柜,里面乱七八糟地地方的过去用过的茶壶、茶盅。有方型的,有圆型的;有带花的,有纯白的,大约五、六十个,上面落满了灰尘。挨着橱柜是两个大砂缸,过去盛水用的,水缸闲置着,上面胡乱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杂物。几面墙壁的泥坯脱落了,烟熏火燎的痕迹依然存在着。提起茶馆,孙如田老人心里面总有一种舍不得的酸楚,擦拭干净的蓝田茶馆招牌依然端正地挂在门口,老人戴着深度眼睛,穿着缝缝补补、褪了颜色的衣服,时常坐在门前脏兮兮的石凳上,向路过的人叙说着茶馆的过去。 江淮茶馆也是延续至今的较早开办的茶馆之一,由周志田祖孙几代人用心经营着。过去,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也作为一种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周家人一直用心经营着这份生意,日子过得也算不错。店面布局、经营方式和所用器具与旧时依然没有多大改变。生炉、取水、烧水、冲茶、摆弄茶具成了周老板家常便饭式的程序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过多地考虑收入的多少。就这样做着该做的事情,招待着前来的客人,操持自己的家务,养活着自己的儿女。虽然茶客满堂,但是日益增高的经营成本和越来越少的微薄收入,使茶馆的生意难以维持下去。周志田先生便有了歇业的想法。一直跟着他干的儿子,在帮衬的父亲经营茶馆的同时,又在茶馆的旁边做起了小吃生意。 还有很多后期兴起的茶馆大多都在热热闹闹中开张,在静静悄悄中停业了。这些茶馆的主人最初看到的备受欢迎的茶馆的赢利机遇,但是在经营中,既缺少传统茶馆的古韵,又没有乐在其中的兴致。一段时间后,慢而少的收益把他们的 经营热情磨光了。

南阁茶馆是后来开设的,场面也不小。新主人秉承着茶馆老的经营方式,招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茶客们也没有什么生疏感,就象惯常的活动一样,来到茶馆就喝茶,就三个一堆,五个一起地交流起来。前不久。南阁茶馆也作了调整。整个茶馆一分为二。南半部继续茶馆的生意,北半部改作了时装店。

怡心茶楼是新兴建的,也是临涣规模最大的茶馆之一。茶馆主人郑同川和张秀侠夫妇有着自己的经营头脑,一方面保持着招揽农民老茶客的传统经营方式,一方面开辟适宜当代生活的新生茶道,把传统茶馆的特点与现代人生活需求结合起来,赋予了茶馆新的内涵。古色古香的茶具,配上咔啦OK等娱乐设施,更多地吸引了当地的中、青年人和慕名而来的外地访客。郑先生怀着恢复和弘扬临涣传统茶文化的志向,不惜借债对茶楼进行装修和配置。通过仿古建筑营造浓厚的古典茶馆氛围,通过装备点歌系统和多媒体影视设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每天吸引了大量的茶客,生意也红红火火。这让人们在为多数老茶馆被迫停业、传统茶馆难以维计而扼腕叹息的时候,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临涣茶馆由其最初的形成,到后来的兴盛有其自己的成因。

古城临涣的重要地位为临涣茶馆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历史上临涣曾为郡、为县。唐代临涣县先后为北谯郡、亳州所辖。五代时期,临涣仍设置为县,属宿州所辖。宋朝,铚城为北沛属地,后临涣改属河南道。元朝,临涣改属河南归德府,后又并入宿州。明时,临涣下设十三集,属凤阳府。清朝,临涣为宿州三大镇之一,下辖百善乡、孙町乡。以后又改镇为区,辖有商东、商西、仁圣等19集。历史上,这样一个重要城镇占据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它的各个行业的发展也就因了这一特殊地位而发展起来。茶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然,也与这样一个重要城镇溶为一体。

临涣便利的水路交通把临涣茶馆推到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古代没有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陆路上的人力和畜力运输又耗费大、容量小、限制多,远远比不上水路运输的经济与便利。临涣由于有泡河和浍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占尽了水利交通之便。两河在临涣南端会合,下游入淮河,进入长江;唐代浍河上游挖掘鸿沟直通东京汴梁。明、清时期,浍河上游可达河南省商丘,泡河上游可达河南省民权县王六口。豫、皖、苏、浙四省的船只都可由浍河和泡河进入临涣地区,临涣与周边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便捷和频繁,因此成为远近有名的古代名城。明清时期浍河中往来船只十分众多,停泊在临涣码头桥东西两边等待装卸货物的船只每日不下100艘,最大木船载量为10吨。临涣当地专门依靠水运生活的船只24户,具有大小木船182只。过去,临涣由于地处苏、鲁、豫、皖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埠,这里逐渐成为过往商贾休闲的重要场所。 四面八方的客商聚集在一起,品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样当地的人们也逐渐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并一直延续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