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往今来船的进化史。

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舟船造型,如公元前1200多年出现于埃及、腓尼基与爱琴海地区两端翘起的方帆船和单层桨船,地中海西部地区的长平底船和横帆船,北欧沿海地区体形细长的龙骨双头桨船,以及古代东方国家特有的有舵船、硬篷船和橹船等。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带舵的楼船;三国时期,吴国建造的最大战船“设楼五层”;西晋初期建造的连舫战舰能载2000余人。唐、宋时期发明了轮桨和水密隔壁,人们乘船远渡海外。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时所乘的“宝船”长约137m,宽56m,有9桅12帆。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550年,腓尼基和希腊先后造出了两层桨战船和三层桨战船,排水量约200吨,最多有170支桨,划桨时航速每小时可达6海里。此后,三层桨战船成为古罗马海军舰队的主力。

13世纪,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开始建造多桅帆船,通常有三根桅杆,前桅和主桅挂横帆,后桅挂三角纵帆,排水量从几十吨到数百吨不等;还有一些船从船头向前伸出一根斜桅,上面挂一张小帆,并在主帆和前帆之上各加一面顶帆,能充分利用风力,速度快且灵活,便于操纵,广泛用于远海航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达?伽马穿过印度洋到达亚洲,麦哲伦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等,用的都是这种帆船。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组织了庞大的船队,每年两次往返于大西洋之间。为了保护运输船队免受海盗及其他国家船只的袭扰,西班牙人开始建造了大型多桅风帆战船。从1650年起,大西洋进入一个海战频繁的时代,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欧洲殖民国家战船的发展,船越造越大。起初最大的战船排水量约为1500吨,到19世纪,最大的风帆战船排水量接近6000吨,装备大、中口径火炮100门以上。当时称排水量1000吨以上的风帆战船为“战列舰”,排水量500~750吨的称“巡洋舰”。这些战船的船壳通常选用坚实的橡木板制造,而且是双层,总厚度可以达到46cm;后来同样的技术用于建造大型远洋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