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林菩萨偈_确实能解答的请进
觉林菩萨偈
又名破地狱偈,出自《华严经》卷一九“升夜摩天宫品”
末学理解:说的是佛怎么看这个世界, 真空起妙有的源因,是心.您还可以结合看心经和楞严经
经文内容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末学把上人讲的简单一下,希望没有错误,给您做个参考:
在这个时候,这位觉林大菩萨,仰承着释牟尼佛的大威神力,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的境界。
人的心好像画师一样,想画画的时候,在心中先思量一番,在纸上画些什么?如何来配合彩色.?这位画师,想画山水 ,或画人物,或画花卉,或画飞禽走兽、昆虫鱼虾等的异相,可是这张白纸没有什么分别,而是所用的彩色不同,所取的相不同,所以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其实画什么都是虚妄不实的,,但是,在根本上(心想后动作)是没有什么分别的。
这就是依真起妄的道理。
在真如自性中,本来什么也没有,是空白的。可是依真生出妄来。这个大种,叫譬如真如,众生的形形色色,颠颠倒倒,没有离开常住真心。也就是没有离开如来藏性,也即是大光明藏。在这里真空妙有。本来在真里没有妄,所谓[真不起妄],所以才说[色中无大种。这个妄不能生真。越画这个彩色越不同,把本来的白纸盖住了。
若是离开大种,离开真如自性,一切的一切烦恼无明都没有了。不是离开真如自性而有烦恼及妄想。妄想是依真起妄。可是妄不现真,因为有了妄,真也不现。
在心中本来没有什么彩画,了不可得。虽然在心中找不出彩画,可是在彩画中也找不出心来。心画还不能离开,如果离开心,就画不出画;离开画,也就没有画画的心。所以不能离开心,另外有个彩画。画彩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 ,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好象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法性,也象画画的心一样。
人的心,好象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象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就是这样,普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
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
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道理。
不离大种 ,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 ,妄不现真。]
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现在讲个公案,在唐朝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有位出家人,名叫王明干,是洛阳人。虽然出家修行,但无戒行,又不修善。有一天,因病尴死,被无常二鬼,引到地狱门前。他遇到一位和尚(地藏王菩萨)教他一首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令他念诵,可以解除地狱之苦。
于是他专心念诵,来到阎王殿时,阎王见他头上放光,乃问他:[你在生前作些什么功德?] 答:[我只念四句偈颂。]阎王又问:[是哪四句?念给我听听!] 他念着这四句偈颂的声音,听到之处,凡是受苦的人,皆得解脱。
阎王因他有此功德,令他还阳,宣说此偈颂。
王明干死后三日又复活,忆记此颂,乃向空观寺僧定法师询问,此偈出自哪部经?遂在华严经此品查出。
诸位试想想:单念华严经的一首偈颂,就有这样大的力量;如果能念会此经里全部的偈颂,当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