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爱德华医生》影评啊,要原创的,不要抄的啊
《爱德华大夫》其中涉及精神分析的场景集中在片子的后半部分,尤其是调查真实的爱德华大夫如何被杀的那个梦境场景中。不过按照分析希区柯克以前电影的方式先问清下面几个问题:该片的“麦格芬”是什么?这部影片的核心是真实的爱德华大夫是谁,他是如何被杀的。事实上,这个真实的人根本没出现,也没必要出现。影片的悬念如何设置的?希区柯克首先以假爱德华(观众并不知道是假的)到医院任职作为开篇,通过一系列的暗喻和特写来告诉观众,这个爱德华可能是假的。悬念如何铺成?通过笔迹和证人最后证实就是假的,并引入真的爱德华已经被暗杀。而杀人嫌犯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假爱德华,他是真爱德华的副手。悬念的结局?通过梦境回忆来引出真实事件,直至引出真实凶手。
爱德华大夫中的精神分析学
《爱德华大夫》实际上是基于很多佛洛依德的理论构思出来的,比如恋母情结,比如梦境原理,比如压抑与释放等等。这在希区柯克的很多影片中都有涉及,而第一部全面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就是《爱德华大夫》了,希区柯克在这部片子里尽可能多的展现了他对于佛洛依德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又把冷冰冰的理论用画面表现了出来。
该片的心理学映像,首先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对于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假爱德华大夫所产生的影响。他见到任何类似的条纹都像是受了刺激一样的产生罪恶感。他的这种情况其实是人对于应激所产生的某种防卫机制,可以认为是一种“潜抑作用”,也就是大脑对于他“参与”犯罪的这个过程进行了抑制,而只有在某些特定事物的刺激之下,才能反映出来,并且产生很严重的心理作用。比如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假爱德华在看到黑白条纹的时候,比如桌布、床单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罪恶感,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表演的太过于做作了,但是已经足够将这种心理作用外化了。类似的在电影《艳贼记》(Marnie)也出现了类似的场景,女主角Marnie一看到雷鸣闪电就会产生很强的心理刺激,害怕和恐惧。
超现实主义的象征意味
这部片子最重要的地方其实应该是超现实主义的大量运用。超现实主义者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就很赞同佛洛依德的恋母情结和压抑的梦境,因而他的很多画作都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比如《永恒的时间》等。达利参与到了影片的创作中,尤其是描绘派克主演的爱德华大夫梦境回忆的那段戏中被大量应用。这为最终解开谜团提供非常好的材
我们不妨来给这个假爱德华大夫解梦吧。首先他梦到了眼睛,眼睛可以认为是监视的象征,也就是对于自己行为败露的恐惧心理。随后他看见赌场很多人在打牌,这就象征这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一桌桌的游戏,更有一种孤立无援的心理状态,这可以认为是恋母情结的某种隐体验。随后有人用大剪刀剪碎眼睛,这可以认为是他心里想要破除这种无意义的恐惧心理。随后是打牌,牌面也许有其他含义,不过从中可以知道,他似乎在和一个很难对付的人在打牌,同时还有后台。随后就是“凶杀”场景,一个人从斜坡屋顶跌落,另一个人站在烟筒后面扔下一个变形的轮子,这在电影里已经给出解释,轮子是手枪,那个烟筒背后的人就是凶手,跌落的就是真实的爱德华大夫,而派克恰好目睹了这一切。随后他梦见自己在一个大下坡奔跑,这可以象征是目睹犯罪过程以后的本能逃离,那支追逐他的大鹰,象征着巨大心理恐惧阴影。
这个梦境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深藏着达利和希区柯克对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深刻理解,梦境对于人来说永远是模糊的,无法言说的,但是希区柯克和达利将之具象化,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这可以说是电影艺术与美术的完美结合!
希区柯克之所以很偏爱这种超现实的象征作用,这与他早期收到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他将表现主义与佛洛依德的心理学说相结合,又借助了达利这样的超现实主义翅膀,可谓是如虎添翼!因而这样一部极其有魅力的影片也就闪耀着巨大的光辉!
片子里的象征性片段有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楼梯。楼梯象征了上抬和向上,或者高不可攀,甚至是女性的“高潮”,尤其是上行的台阶也可以比喻成对未知的探索或者对未知的焦虑与恐惧。在片子里第一次出现台阶的时候是英格丽·褒曼进入派克的房间时的那组镜头,这里表现了褒曼内心不断涌动的激情也包含了某种情爱的焦虑,如此细腻的描写实在很出色。另一处台阶则是褒曼知道了真实凶手,并进入凶手房间(以前是派克的房间)时的那一系列动作表情还有台阶特写,在这里台阶就变成了未知的焦虑,最终她勇敢的迈进了门象征着战胜焦虑获得胜利。
同样具有表现主义“嫁接”效果的还有不断开启的门的象征特写。在银幕象征性和表现主义发挥作用的时候,音乐也适时跟进。此时褒曼与派克内心涌动的激情与释放,和一扇扇打开的门似乎有那么一点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似有似无的情愫与若即若离的感情描写都通过舒缓而美好的音乐表现了出来。此时弦乐奏出了富于旋律和抒情性的乐章,将男女主角那种强烈的爱的气息描写的入木三分。这片子的音乐是希区柯克早期好莱坞影片的御用作曲家奥德利·格兰维尔,他为希区柯克的很多影片谱写过配乐。
心理咨询与治疗
这部片子不仅讨论了精神分析学,同样也展示了心理治疗的一些手段和方法。比如刚才提到的梦境分析法,通过梦境来分析造成他现在这样的原因。又比如支持疗法,褒曼对派克的支持就是如此,从心理上给予派克以最大的爱。还比如自由联想法,也就是褒曼经常让派克去根据黑白条纹进行联想,影片最后的滑雪情节其实可以看成是一次自由联想,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派克终于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事故害死了弟弟,通过联想他也主动纠正小时候的那种罪恶感的来源和错误认知,并为后面的谋杀案找到了可供联想到线索等等。而俩人的相爱我最开始认定是一种心理咨询里的移情,不过这可以认为其实没有如此,因为一开始还是女主角先爱上男主角的。
这部片子公映以后大众的反应处于两种极端,很多人认为好,很多人认为不好。很多心理学人士认为片子第一次将严肃的精神分析学用电影的艺术方式表现了出来,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里面的剧情“假大空”,缺少理论应有的正确性,太过于唐突和牵强附会。不管如何,这毕竟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希区柯克将自己的悬念观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完美结合,并在之后的片子中大量应用,这也算是前无古人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