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糕的做法
等到肉糕即将蒸熟,揭开蒸笼,将搅拌好的蛋黄均匀涂在肉糕上。10分钟后,一笼黄松松的肉糕热气腾腾出锅了。迫不及待的居民忍不住端起碗筷,争先品尝。记者也捻起一块放入口中,只觉鲜美滑软。
作为肉糕制作大师,至今对小时候过年的情影记忆犹新。每到腊月二十三,全村几乎家家都会传出“咚咚”剁案声。听到这声音,就会兴奋不已,早早地捧着碗筷,守候在灶台前,等着肉糕出锅。
“那时候,家里穷,母亲只允许孩子们每人吃一小块,说是要留着过年或招待客人。”尽管已人到中年,但儿时过年的情景已和肉糕一起,深深地刻在了脑海中。
“过年可以不打糍粑,但不能不做肉糕”,罗胜平说,如今市场商品丰富,美味佳肴越来越多,但当地人对肉糕一直是情有独钟,肉糕一直是当地居民必备的年货。虽然当地也开起了不少肉糕作坊,但每逢年关,许多白果人还是习惯自己做肉糕。“咚咚”剁肉声仿佛是告诉人们——年来了。
肉糕作为年货,更多的时候是用于招待客人,在麻城,还流传着“没有肉糕不成席”的说法。“肉糕看似做起来简单,如果鱼、肉及红薯淀粉比例不均,就达不到味美、软滑之感,那就算做泼了。用筷子夹起而不断的是肉糕中的上品。
有关肉糕来历,有当地的一段传说:隋朝年间,有一钦差大臣来麻城白果镇巡查,接待他的官员得知这位钦差是北方人,喜食肉但不会吃鱼,于是命令厨师做一道“见肉不见鱼”的菜来招待钦差。厨师挖空心思,细心将鱼去刺剥皮,剁成肉泥,后用苕粉、鱼茸混合鲜肉泥,配上作料蒸成块型。不想大臣食之后,连称“甚美”。麻城白果肉糕由此名扬四方。
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有名为“肉糕席”的10道菜中,头道就是肉糕。肉糕为麻城传统名菜。不仅如此,每到红白喜事之时,第一道菜永远都是肉糕居上,据说也是象征着年年事业新高,家庭和睦,风调雨顺!
将鲜鱼去头去刺去皮30%,猪肉40%肥10%瘦10%淀粉,10%水(也有在里面加上,半熟的饭磨成的粉,加饭粉的会更结实,经熟)猪肉去骨剔皮,均剁成肉浆,将豆粉、清水、食盐按比例放入盆内与肉浆搅拌,加入姜入、葱花等佐料,放入蒸笼,蒸笼底需放置千张或者鸡蛋摊的皮子防止渗漏,倒入蒸笼后直接成蒸笼圆形!猛火蒸15-20分钟,出笼后把肉糕分成4份,然后切成厚约1厘米的长约5厘米长条,装盘上席,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鲜美滑软,五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