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农民工返乡的弊利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城市里适合农民工的工作岗位将有所减少。由农民工返乡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决不容忽视。

 对农民工返乡这一现实问题决不可惊慌失措。仔细分析一下,引起当前农民工返乡潮的原因绝不只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家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以及新的土地政策,使一些外出的农民工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希望,一些有志之士不甘心情愿永做打工者,他们有了在外打工多年所取得的卓识远见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就决心在当前的农村大好形势的前提下大干一番事业。这些有抱负之士,在农民工中间大多都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而农民进城打工一般是成群一起的,当一部分人结队返乡后,其他农民工也会返乡。

 因此,对春节期间表现出的农民工返乡潮,要认真分析和理性对待。应该认识到,农民工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具有不稳定性。几乎所有的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同时,对自己的后路都有比较充分的设想和打算。即使企业不裁员,他们随时也可能都有因各种因素返乡的心理准备。

 当然,不可否认,不少返乡的农民工已经不习惯或者根本不会农活,他们是要千方百计再就业的。只有这部分人才给当前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这些人就近就业还是有希望的。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向,全国各地,特别是外出农民工较多的地区各级政府,早就做好了应对这一局面的准备,结合中央提出的4万亿拉动经济计划,乡村道路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村垃圾的治理以及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等,也都给他们提供了就地就业的绝好机会。

 就近就业,同时也使既往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诸多社会问题得以解决,更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

 此外,农民工返乡也有助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

 农民工返乡,不一定全是坏事。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井岗山的讲话:“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就一定能把坏事变为好事。对于未来,农民工们也应该充满信心。正像《农民工之歌》所唱的那样:“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信未来 ,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