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潮的灾难

钱塘江涌潮这一天下奇观,已广为人知,然而,涌潮也确实给沿江人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以文祷神,文中有“安波则为利,洚流则为害”。不过,涌潮的危害却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早在三国时,魏太和二年(228年),便有绍兴府“大风海溢”的记载,海宁“平地水八尺”。

唐大历十年(775年)七月大风,杭州“海水翻潮,飘荡州廓五千余家,船千余只,全家陷溺者百余户,死者四百余人”;咸通元年(公元860年),钱塘县(今杭州市的一部分)潮水冲激江岸,“奔驶入城,势莫能御”。

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狂风大作,江海横溢,钱塘江北岸杭州至平湖,“城郭多颓,庐舍漂流,人畜溺死”。海盐平地水丈余,“溺死男女万余人”。

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倾刻间

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朱淑贞的这首《海上记事》,便是当时这一惨象的写照。

风暴潮始终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大祸害。每当台风来临,又值大潮汛,便会出现强烈的风暴潮。冲击两岸堤防,一旦海塘溃决,便会洪流遍野,扫荡田禾、庐舍,甚至人畜溺死。有幸脱逃而保住性命者,也难免流离失所。潮水即便退却,已是田土皆咸,数年不能耕种,荒田残垣,哀鸿遍地,惨不忍睹。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的近千年间,潮灾的损失已无法统计。

坍江是钱塘江河口的又一灾害。由于河口大多为粉沙土,缺乏粘性,容易被冲蚀,在潮流和山洪的作用下,往往引起岸滩崩塌,大面积坍江。历史上,一坍数十里的记载也有多次。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八月,盐官“海失故道,潮汐冲平野三十余里”,城南几十里的沙滩全部冲失,江流直逼城下,“蜀山沦入海中”;元代元祐元年(1314年)九月,盐官海溢,又“陷地三十余里”。萧山南沙和绍兴一带,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民国初年,共坍失田地38万亩。当地有“火烧一半,坍江全完”之说。

此坍彼涨,往往是一岸坍塌,另一岸又涨出新的沙滩,而沙滩上的盐民则跟着搬家,时而北岸,时而南岸,处于“十年九搬家”的状况。比之“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变迁又不知快了多少。因此,萧、绍一带近江人家,有钱不造房,长住茅草棚。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立鳌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这是宋代齐唐的《观潮》诗,反映了当时人们认为涌潮乃上苍、神灵所为,对其无可奈何的情绪。在抗拒涌潮危害的斗争中,人们开始在两岸修筑海塘,然而,却仍然出现潮水破堤毁塘的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这种状况才初步得到控制。

1974年8月,13号台风恰巧与天文异常大潮相遭遇,形成强大的风暴潮在浙江登陆,杭州以下潮位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有的地方甚至超过历史最高纪录1米多。真是“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然而,由于主塘的稳固,涌潮危害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60年代以来,钱塘江两岸未发生过主塘溃决的现象。沿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一幢幢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然而,要彻底驯服涌潮,让它造福于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的努力。

2010年10月10日下午,杭州市南阳观潮城附近发生钱塘江水卷人事件。下午约两时许,钱塘江潮水经过了南阳观潮城附近,潮水来时游客都呆在安全区域,见潮水过去后,便有约七八人走到河坝下嬉水,“没想到回头潮过来了,一下子将他们卷了下去。” 14时15分,现场游客报警。之后,一位游客划船下江寻人。据了解,被卷走的游客都是萧山本地人,其中有三名小孩。事发后,一名7岁的孩子游回岸边,消防救援人员乘冲锋舟救回一对母女。其余4人不幸遇难。

2011年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海宁老盐仓(回头潮最佳观潮点)发生惊险一幕:奔涌而来的钱江潮撞击老盐仓大坝,掀起一个又一个的冲天浪,之后又直接淹没下层海塘,潮水冲上了新江堤,将江堤上80米长的防潮护栏直接冲毁,把兴奋观潮的人群打了个措手不及,多名观潮客直接被潮水冲下7米的堤岸,造成多人受伤,同时,回头潮撞击海塘拐角,出现了20米的冲天潮。

2011年8月31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大潮沿江西进到钱塘江南岸:萧山南阳镇的美女坝时,潮水侧面翻越美女坝坝体,掀起了回头潮,回头潮撞击堤岸,出现了16米冲天潮,当场撕毁了部分防护栏,幸好无人员受伤。

2013年7月17日,来自四川的3名刘姓游客在浙江嘉兴海盐观海园观潮时,不幸被涨潮的潮水卷走。当地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协同120急救。其中,2人在被救援人员拉上岸后,经抢救无效死亡。而另外1名失踪人员,也于中午左右被救援人员在水中寻获,现确认死亡。此次遇难的3人均姓刘,分别为2男1女,其中2名年仅18岁,另1名则为21岁,来自四川泸州古蔺。

警方调查得知,3人为初到海盐,因慕名钱塘江大潮的奇观,故结伴前往观潮点。然而,由于对潮水的危险性知之甚少,3人无视警示牌,在潮水涨潮时依旧徘徊在堤岸危险区内玩耍,才酿此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