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中华文明根源的第一奇书,数千年来仍无人能破解吗?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在这段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古人对探索未知的事物充满着求知欲,其中就诞生了太乙神数,梅花易数,奇门遁甲等占卜之术,而所有这些奇妙无比的预测术法的共同起源便是《易经》,《易经》在我国有着独特的地位,大到富商官员,小到贩夫走卒,都对这门玄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也被道家称为三玄之冠,大道之源,被儒家称为六经之首。

易经虽只有六十四卦,却杂学旁收,包罗万象,在纪晓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提到,易经包含着天文,地理,月历,兵法,算术等,就是农村放灶炉的位置,都可以用易经来做出解释,那么《易经》究竟是怎么来的,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他的起源与发展。

《易经》的传说可谓是十分复杂而又漫长,在此过程中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最普遍的说法认为,《易经》起源于河图洛书,相传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代,黄河上跃出一匹白马,马背上的鬃毛形成了一组奇妙的数字,伏羲参悟出图中的秘密,参悟出了八卦,在现今河南孟津县出土的龙马负图就可以印证这个传说。

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白色的乌龟,龟背上刻有一连串奇怪的数字,组成了一幅图画,大禹从中参透出包括五行在内的洪范九畴,因为白龟出自于洛水,所以该书就叫做洛书,后大禹根据这两个现象,结合伏羲创立的八卦,创立了属于夏朝的连山易。

商朝的成汤根据本朝的特点,又在连山易的基础上,创立了本朝的易经归藏,等到了商末周初,周文王被商纣王关在了羑里监狱,周文王又在连山归藏的基础上推算出了符合周朝发展的周易,现在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传世的只有周易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易已经很难读懂了,孔子为此撰写了《易传》来诠释已经的奥义,由经文和传文两部分组成,包含着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内容,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社会,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群经之首。

易经的使用者常以阴阳两爻为基本符号,结合八卦中的任意两卦来交相叠合而成64卦基本图形,最后通过分析易经的经文来说明宇宙万物的基本信息,甚至于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预测万物的发展方向。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易经》的故事,很多都存在杜撰的成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相比于那些奇幻的故事,儒家对易经的解释或许更为透彻和理性,儒家尊它为六经之首,并不是因为它有算命占卜的功能,而是讲他作为一本哲学之书,孔子就曾阐述过易经:?加我以数年,50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让我多活几年,如果50岁学习周易,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为什么可以没有大过,其实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书,更是一门哲学之书,是远古先民参透自然造化而形成的一门学问,解释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如果我们能根据世间规律来为人处事,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