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集《贞观长歌》吴王李柯之死,是由于他性格所致,还是大背景所致?

转自北大中文论坛

我说句公道话,历史上的太宗之子吴王李恪不可能同电视剧《大唐情史》中的三哥吴王恪一样,生活在这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可汗”家庭,欲望是常人不能理解和比及的,魏王李泰就是一个显著例子,电视剧中吴王恪英俊潇洒、心地善良、与世无争、热诚坦荡,活像一个极富修养的普通官家子弟,这是与历史真实的贞观吴王形象不相符合的。

至于吴王恪的能力,后人均以太宗一句“吴王英果类我”说明吴王能力强,我认为太过免强,在魏王泰倒台前太宗没说过一句称赞李恪的话、也没有与李恪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至少书上没有记载),道是对李泰称赞不已、极予爱护;况且李恪也没有李泰建宏文馆、编《地括志》、富文澡、结经伦之士之功劳与影响,所以李恪能力怎样,我想他应不是很杰出的,当时名臣无普,但与吴王恪唱和及交流的人很少,可见其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讲,生活在皇室家,既没有争得储君当,也未能与当时政坛及文坛名流唱和、诗文会天下、仁孝传千里,更没有在任职上作出任何可圈点的贡献,那即便不是酒色之徒也当是禄禄无为之人,说有能力特别是能力强、“英武类太宗”自是牵强。

至于李恪能力不怎么样而太宗为何要说“吴王英果类我,我欲立为太子”之言,是不难想像的,因当时太宗看李治太柔弱、怕终结贞观之宏规嘉模,而此时承乾同李泰已不可能为他扛起重任(一死一禁),眼前的王子不是酒囊饭袋就是弱不禁风,就只有李恪同李治资历最高比较满意一点,我想太宗说这话应是自知后事不远、更有老是见李治柔弱而产生忧郁感,加之杨妃的枕边语及高阳公主的撒娇,未加深思而脱口而出(如同李泰说杀子传位而感动准备立为太子一样),换句话讲,如果李恪真是很出色,太宗不会因长孙无忌一劝阻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并从此不在提及,需知太宗是意志非常坚定且着眼长远、目光深遂之人。

回到历史上说,如果真是立李恪为帝,谁能担起继承贞观伟业的辅佐重任呢(若李恪称帝,肯定会重用杨仁恭、杨师道家族),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褚遂良同李恪关系不好,能悉心辅之吗,在当时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是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于志宁、韩暧、张行成、上官义等)的,因此立李治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将未立李恪同武氏改唐为周联系在一起,我个人认为太武断也太无知,首先,李治信任长孙无忌时国家治理的很好,内政外交都取得丰硕成果,史有“永徽之治、贞观遗风”的美誉,长孙无忌是李治一生的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643年无意中成为万秉之尊,一个是655年由守成明主变成亡国(至少是亡唐)之庸主,就从这一点就可以肯定长孙无忌在唐朝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功绩和贡献。另一方面,连一代英主太宗皇帝都赐名“媚娘”的武则天,既能克李治那又如何不能克李恪呢,只不过多花点心思而已,立了李恪、无长孙无忌集团的忠心辅佐,我想永徽之治都很难出现的。

至于长孙无忌杀李恪,是不是冤案尚不可知,即便是冤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因政权的巩固开始需铁血政策(政敌就是敌人)而后施仁政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就是榜样),杀李恪对稳定当时政局有密切联系(联想一下历史上的帝位之争让人心惊胆战,太宗仁孝尚且诛兄杀弟),毕竞太宗曾经说过并有这样的打算,谁敢保证吴王不乱呢!

吴王的母亲是隋朝公主,杨广的侄女(楚王杨秀之女),吴王是隋朝皇帝的外孙,杨广的外甥!在当时你可以娶前朝皇室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绝不会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的!

其实关键是在李世民心中,长孙皇后实在无可替代。看看贞观的后宫,在长孙皇后去世前后,完全是不同的两个阶段。皇后在世时,后宫融洽,可称中国封建史上最融洽的后宫。去世后,乱了,连李承乾都开始BT了......再加上小舅子的关系,只可能立长孙皇后亲生的儿子,其他妃子的根本不可能。

转自百度李恪吧

我们寻求历史也只能从史书上去考证,至于它的真伪,我们也无从考证,不论如何,还是很喜欢这个故事《高阳公主》,喜欢这个王子,他的理想,他的学识。很感谢写这个故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