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赵明晨干吗去了
李清照醉花阴赵明晨干吗去了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李清照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传说赵明诚小时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读到了一部十分奇异的书,当他醒来后只记住了书中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赵明诚百思不得其解,便请父亲为自己解梦。赵明诚的父亲见多识广,博学多艺,他说:“‘言’与‘司’合起来是个‘词’字,‘安上己脱’是‘女’字,‘芝芙草拔’就是把这两个字的草字头去掉,是‘之夫’二字,把这几个字合起来,就是“词女之夫’,这不就是说,你将来要娶个善于文词的媳妇吗?”
婚后的赵明诚经常外出,这就使别离成了他们新婚生活中最大的苦恼。独守空房的李清照,对离别之后的相思之愁,思念之苦,有着极为深刻的体会。一次,她在丈夫出门前,在一块锦帕上题了一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巾谁寄锦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带着这块锦帕,赵明诚完成了学业,走上仕途,一直到他去世时,仍把它珍藏在身边。
赵明诚要到青州去做官,当他动身赴任时,李清照依依惜别地送丈夫上路。赵明诚走后的重阳节,李清照一个人来到东篱之下,自斟自饮,独赏菊花,这时,袭上她心头的是一时难耐的寂寞与孤独。为了排遣这寂寞与孤独,她写下了一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随后,她托人把词带给了丈夫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首《醉花阴》词之后,对妻子的文才十分赞赏,更为妻子对他的那份深切感情所感动。赵明诚觉得自己饱读诗书,出身名门望族,而且也是吟诗填词的行家里手,一定要作一首配得上妻子作品的词才好。于是,赵明诚谢绝宾客,闭门苦思三天,一口气写出了50首《醉花阴》词,并将李清照的词与他写的那50首词混放在一起,准备请个内行人来品评品评。
这时正巧好友陆德夫来访,陆德夫是一位十分有名的诗人,他回乡探亲路过青州,特来拜访赵明诚。赵明诚把陆德夫请到书房,便把那首《醉花阴》递给陆德夫,请他点评。
陆德夫看着看着,嘴里不住地低声吟咏,最后竞禁不住击节赞赏起来:赵明诚以为是自己的词受到了赞扬,心中好不欢喜。但表面上却仍装做一副谦逊的样子,对陆德夫说“这是小弟胡乱写的,涂鸦之作,请勿见笑。”
陆德夫笑着说:“赵兄何必过谦,几年不见,文思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待了。”
赵明诚听了非常高兴,又问陆德夫哪一首词做得最好?
陆德夫笑着说:“赵兄三天之内就写下了这么多首词,真是才思敏捷,倚马可待,不过,据愚弟来看,这些词中,只有三句写得最好。”他指着李清照《醉花阴》词的后三句,赞叹地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真是绝妙好词:触景生情,情在景中,字字景语,字字情语,特别是一个‘瘦’字,更是神来之笔,把少妇离愁之苦、思夫深情,表现得何等鲜明,何等深刻啊!如果没有深切的感受,是断然写不出来的。”说完,禁不住击节赞赏,又把这三句重新吟了一遍。
赵明诚不由得又惭又愧,陆德夫发觉赵明减神色不对,便问他是不是自己品评的不对。赵明诚嗫嚅了半天,才向陆德夫说明实情。陆德夫感叹地说:“万万想不到嫂夫人竟是写词的高手,赵兄有此佳偶,可真是福气不小啊!”
然而好景不长,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李清照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