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十二钗中,谁的结局会相对要好一些?

红楼梦可以说是众多女子的图鉴,这些女孩子各有千秋,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卷,在这些人物里,金陵十二钗中的女子都进入了薄命司,但是相对而言,三姑娘探春,结局在这些人中却是最好的,她的人物形象也最饱满。

十二钗中,早亡的有林黛玉、贾元春、贾迎春、王熙凤、秦可卿,而且死得都很悲惨。薛宝钗独守空房,李纨、史湘云守寡,巧姐被卖,沦为农妇。惜春出家,妙玉被掳下落不明,只有她虽然远嫁但是躲过了贾府的没落,她是活得最好的那一个。

探春身上与众不同之处的特点,使她有能力成为活得最好的那一个。

才自精明志自高

她是贾政和赵姨娘所生的女子,属于庶出,在那个社会庶出地位比较低。但是她的才干“精细之处不让凤姐” 王熙凤生病,她临危受命毫不推辞,在协同李纨管理家政的时候,她采取的一些措施很有现代化经济管理的意味。

她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在管理中体现了严格的公与私的界限,受到了贾府上下一致的交口称赞。

她志向远大,面对想多要二十两银子而撒泼耍赖的亲娘赵姨娘,她刚正不阿,正义凛然。她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我自有一番道理”。

她有追求,虽然她的文采不及宝钗和黛玉,但是她发起组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颇有点“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气魄。

她明辨是非,办事很有分寸

她有自己的判断力,明辨是非,并不是一味地讨好巴结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在关键时刻有胆有识。第四十六回贾赦强行讨要贾母身边的丫头鸳鸯做妾时,贾母少有的大发雷霆,甚至迁怒于王夫人。

此时身边的人都很尴尬,王夫人不敢说话,薛姨妈不方便说话,李纨赶紧带着女孩子们躲出去,就连王熙凤也不敢说什么。

只有探春直截了当地告诉贾母“这事情和太太没关系,大伯子要收妾,小婶子怎么可能知道?”几句话,贾母恍然大悟,眉开眼笑地给王夫人道歉。

此时的探春明辨是非,分寸拿捏得很好,的确不同凡响。在众姑娘中突出,这点倒是有些和王熙凤相似,甚至是强于王熙凤,难怪王熙凤都怕她,就连王夫人也会让她三分。

面对挑衅,她是带刺玫瑰不容小觑

探春性格的魅力尤其表现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园子里的姑娘小姐除了薛宝钗无一幸免。其他人都是默默地接受抄检,只有宝玉屋里的晴雯呼啦把箱子倒了个底朝天,以此表示自己的不满。

到了探春房里,她说道“我的丫头是贼,我就是最大的窝主”随即将自己的大小之物无一遗漏,全部打开。这样做无非就是表明自己的潜台词:抄检就是侮辱我。

检查完之后,她才发难“检查我可以,不能检查我的丫头。因为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过目,我心里最清楚。要搜只管搜我,该怎么处置我,你们可以去回太太”并且说到做到,不可回旋,在奴婢面前维护了主子的威信与尊严。

接着还纵深论述“这个家还没怎么着,自己先抄家了,这样一个大家族,从外头来是杀不死的,要是从自家内部自杀自灭,才会一败涂地呢“。弄得这帮抄检的人很尴尬,她变被动为主动说“你们可看仔细了,赶明儿再来查,我可不干了”。

抄检的发起者,王保善家的觉得探春是庶出,仗着自己是邢夫人的陪房,趁势作脸,结果探春飞起一掌一记耳光,扇得王保善家的脸面全无。探春在这个过程中,说得深刻,打得漂亮!这一耳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即便是大势已去,也不能让恶人肆无忌惮。

只是很可惜,这样一个才志聪明的姑娘“生于末世运偏消”,我们不妨做一下设想,如果一开始就是由三姑娘探春来管理家政,或者是她不是生于贾府落没的时代,那么她肯定能干出一番天地。

面对自己庶出的身份,她不像贾环那样怨天怨地,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拼出一片天地,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她这样的个性,无论是在贾府还是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夫家,都能活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精彩,在相比金陵十二钗中其他的姐妹,她的结局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