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跟什么有关?
一、梦境与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一些反复出现的梦境可能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联系。有肺部疾病的人,常常会梦见自己的胸部受压,身负千斤重担行走,或梦见自己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影响梦境的内容。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往往会梦见被追赶、心中恐惧、呼喊不出,或梦见自己从高处坠落,还没到地面就突然惊醒。(我梦到过高空跌落,难道患有心血管疾病?弱弱地问一下,心血管是说的啥啊?)
二、做梦能反映心理危机
梦境除了能透露一些潜在的疾病信号,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人的精神状况。有人说,自己的梦里常常会出现过去高考前夕紧张学习的场景,不是在紧张地考试,就是有做不完的题目,时间不够用,人觉得很焦虑。这种较为典型的梦境,反映的都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恐惧、焦虑、压抑等现代人普遍的“情绪危机”,在睡梦中被不受抑制地表现出来。(我也梦到过没备好课就让我讲课的情况。。。这个梦我自己也会解。确实反应心理的紧张情绪。)
三、“一夜无梦”就表示睡眠质量高?
所谓的“一夜无梦”,只是我们不记得自己曾在夜里做过梦。但如果经常觉得“夜长梦多”,则是睡眠质量不高的信号。人如果意识到自己在夜里不停地做梦,也就意味着睡眠曾多次中断;记得自己做了几个梦,则表示夜里曾醒来过几次。睡眠时断时续,自然就会使人觉得疲劳乏力。(我睡眠看来是不好了,我经常记得我晚上做的多个梦,所以总是睡不醒的样子,醒来时也觉得很累。尤其噩梦醒来时)
四、梦境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那么“诚实”的。
弗罗伊德(我的解梦启蒙大师)认为“梦是睡眠的保护神,人做梦是为了继续睡眠”。所以,有时候为了能睡好觉,梦境也会和我们开玩笑,来一场善意的欺骗。例如半夜肚子饿了,大脑是不会把我们叫醒吃东西的。于是梦境在满足我们进食欲望的同时也“欺骗”了“老实”的胃,让它误以为我们真的已经吃过食物。胃的饥饿感觉得到缓解,我们也就不必醒过来进食,而可以继续睡觉了。
不过,做梦本身不但不会影响睡眠,还会对人体健康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生长激素,就是在睡梦中合成的。做梦还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并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稳定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