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高晓松、罗振宇这些人是怎么火起来的?他们有什么代表作吗?

靠节目啊

从前有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他决心云游四海,增长见识。简单来说,这个书生回来后,成了一代学术大师,文章泰斗,对很多学术领域都有丰富的阅历和独到的见解。

高晓松的《晓说》、梁宏达的《老梁说天下》、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三档综艺节目都很有深度,穿透力很强,震撼力也很强,个人更喜欢《老梁说天下》因为本人逻辑思维较传统。

高晓松的《晓说》,风格平易,脉络清晰,表达比较有体系。表达框架也宽阔而不失开放,角度往往有新意却不觉突兀,因为所有观点都是高晓松个人世界观体系下的,所以矛盾冲突之处很少,比较能自圆其说。这些特点使得他对于年轻受众很有感染力。

硬要说他的问题就是,正是因为感染力太强、受众太年轻了,容易像当年明月一样造就一些脑残粉。因为他的表述都出于个人感受积累,广度和深度都难免会有不足(也包括他受条件限制,没法充分表述的),但是体系已经很完备了,能自圆其说。这样会导致一些小年轻先入为主一听他的观念体系,顿时觉得豁然开朗,然后一拍大腿就是这个理了!然后对各种不同的其他观点有排斥心理。

老梁的《老梁说天下》,风格亲切,知识面宽阔,可以感受出很多社会阅历的积累,比较有说服力。他的问题是表述角度没有其他两个节目平等,就是说虽然表达很平易亲切,但是感觉上还是更接近一个和气的老师在解惑,一个和蔼的长辈在讲故事的状态。这就是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区别。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老梁是一档电视节目,各种限制肯定多得多,发挥空间小很多,知识点有新意,知识面和框架却显相对陈旧,角度新意不足,相比其他两档节目犀利度是欠缺的。(高晓松晓说成功后,也上电视做过脱口节目,反响平平),所以《老梁说天下》受众更多倾向于中老年人,或者审美情趣偏传统的人。我个人就还是更喜欢听他在广播里扯体育的蛋。

罗胖的《逻辑思维》,是三者之中野心最大,也是准备最为充分的,整体制作最为精良的。他的优势有:1.可持续性。分享高大上人士成熟观点为主。另两个都是个体知识分享,能讲的干货总归是有限的,后劲不足,红旗还能打多久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2.知识深度。有专业人士和专业书籍做基石,深度有保障。3.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