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解梦凤冠等级
2013年,扬州曹庄惊现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墓中出上了一件我国时代最早、级别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礼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凤冠”。
不过,这件凤冠上却没有“凤”的踪影,而是一派树木葱茏、鲜花盛放的景象,就像在脑袋上顶着一片小森林。
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皇帝虽自诩为真龙天子,可是从秦代到明代,作为皇帝正式礼帽的冕旒冠上也没有龙。而真正以凤鸟为饰的凤冠,直到宋代才真正定型。萧后墓出土的凤冠,为我们展现了隋唐时期凤冠的样貌。
这顶凤冠上的核心组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一花树。花树以一个木质小圆盘为基座,上面伸出12根弹簧状的花柄,顶端是一朵鎏金铜箔片制作的花朵,其中有玻璃花蕊、小石人等装饰。12朵花的中央,还有一朵以铜管为柄的宝花,共13朵。而整顶凤冠上一共安插了13株这样的花树,合计169朵花,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百花争艳,春意无限。
翻阅隋唐时期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花树的作用不止是装饰,更重要的是表明女性的地位:等级最高的皇后戴12株花树,一品命妇为9株,二品命妇为8株,依次减少。按照礼制,花树的数量与每株树上的花朵数量相同,也就是说12株花树上,每株配12朵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萧后凤冠上的花树比礼制多了一株,每株多了一朵花?
原因尚没有定论,我们只能结合萧后非凡的人生经历做一些推测。萧后出身于名门世家一兰陵萧氏,曾祖父是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她16岁嫁给杨广,39岁封为皇后,52岁时隋朝覆灭,后先后流亡于各路叛军,甚至远至东突厥。唐贞观四年(630年),李靖灭东突厥,将萧后迎回长安。论起辈分,萧后是唐太宗李世民正儿八经的表叔母。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后以81岁高龄去世,唐太宗以皇后礼将她与隋炀帝合葬于扬州。也许唐太宗对这位传奇的前朝皇后充满了敬意,所以给了她超规格的待遇一在凤冠上多加一株花树,每株多加一朵小花。
安装在弹簧上的花丛,会随着脚步轻轻摇曳,就像风吹麦浪,多么富有诗意。有的学者推测,花树的前身,是一种更为人熟悉的汉代头饰一步摇。东汉刘熙《释名·释首饰》日:“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刘熙所说的步摇,类似于悬有坠饰的簪钗。但实际上,可摇动的部分并不一定是垂珠,造型千奇百怪,最常见的是花、叶。比如甘肃武威出土的一件汉代金步摇,便是一朵四瓣花上开出8朵小花或花苞,以细枝相连,正中又立着一只小鸟,喙衔一片圆形金叶。四个花瓣的顶端,各有一个细小的圆环,原本应是悬挂有饰物。
《后汉书.舆服志》所描述的步摇,就更加生机勃勃了:其“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八爵(雀)九华(花)”,即以黄金为底座,缠绕桂枝,串以白珠,饰以花鸟,此外还有“熊、虎、赤黑、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大公牛)”六兽。好一幅万物生长、鸟语花香的美景!此处的步摇,由众多构件组合而成,与其说是一件头饰,更像是一顶帽子,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步摇冠的说法。这已经奠定了隋唐时期凤冠的雏形。
在汉代,步摇是皇后谒庙时的必戴首饰,民间不许流通。现代人也许会疑惑,步摇是如此的繁冗,而且边走边晃荡,不是很不便于行动吗?其实,步摇的一大功能就是限制行动,警示后妃保持端庄得体。因为戴上步摇后,如果步子迈得太开、动作幅度太大,金叶或是垂珠就会摇得哗啦啦乱响,岂不很是失礼?所以,光鲜靓丽的步摇,把它比作后妃脑袋上的紧箍咒也不为过。不过,步摇实在是太好看了,引得民间女性争先恐后地效仿,并勇敢地把礼制、禁令统统抛到了脑后。宋人撰写的《唐语林》载,到了唐代长庆年间(821-824年),“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紧箍咒”的痛苦,终究敌不过女人爱美的天性。
因此,步摇应是起源于西方,然后通过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向东方传播。在亚洲东端的日本、朝鲜,也出土有不少完整的步摇冠。为什么西方人热衷于将金色树枝戴在显要位置呢?这应该是一种树神崇拜。
在古罗马神话中,带有金色树叶的树枝,是权力的象征。古罗马曾有一种古老的习俗:在罗马附近有一座森林女神的神庙,其祭司由一名逃亡的奴隶担任。他的任务是手持利刃,时刻警觉地守卫神庙边的一棵圣树。一旦有人折取了这棵树上的树枝,就有权与祭司决斗,若能杀死祭司,就能取代他成为新的祭司,并获得“森林之王”的称号。这一截命运攸关的树枝,被人们称为“金枝”。英国现代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传世著作《金枝》其题名便是来源于此。
原来,充满中国风韵的步摇,在两千年前也曾是一件“洋气”的首饰呢。
虽说以花朵、枝叶为饰的步摇是舶来品,但中国“土生土长”的凤凰终于在宋代攀上枝头,成为凤冠上最重要的配件。凤凰的起源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从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到东北的红山文化,都出现过凤的图样。不过,凤凰的形象在 历史 上的大多数时间里,都与女性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只是祥瑞、美德的象征。到了唐代, 社会 上下都刮起了一阵“凤凰热”,比如朝廷将大明宫的正南门命名为“丹凤门”,而在《全唐诗》的四万多首诗中,凤、鸾等字眼一共出现了四千多次,可以说大约每十首唐诗中,就会出现一次凤凰的身影。
这一时期,凤凰普遍地出现在女性的珠宝设计中。比如,陕西乾陵唐懿德太子墓石椁所刻盛装宫女,头戴高冠,冠的两侧各插一支硕大的凤钗,凤口还衔有珠串。又如敦煌莫高窟第61窟壁画中,五代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人翟氏,除了在发髻左右各插一支凤钗外,头上还有一件栩栩如生的凤形冠饰,仿佛一只凤凰在女主人的头顶安了窝。与此相应的是,“凤钗”在唐代诗词中频频出现,比如晚唐五代诗人冯延已的诗中,就有各种凤:“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春山颠倒钗横凤,飞絮人檐春睡重”,“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
进入宋代,凤冠在因袭隋唐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变革,那就是将龙与凤一同饰于其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凤冠。《宋史,奥服志》记录了皇后凤冠的形制:花树十二株,仍同隋唐之制,但冠上增加了“九龙四凤”的装饰。可惜,这段记载过于粗略。“幸运”的是,金朝在灭亡北宋后,将徽、钦二帝并皇后、妃嫔虏到了北方,进而承袭了北宋凤冠的样式。《金史·奥服志》对凤冠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花株冠,用盛子一,青罗表、青绢衬金红罗托里,用九龙、四凤。前面大龙街穗球一朵,前后有花株各十有二,及泻鵏、孔雀、云鹤、王母仙人队、浮动插瓣等,后有纳言,上有全蝉襻金两博鬓,以上并用铺翠滴粉缕金装珍珠结制,下有金圈口,上用七宝钿窠,后有金钿窠二,穿红罗铺金款幔带一。
这一段话,若非古代服饰的专业研究者,可能不容易读懂,但你一定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顶凤冠的繁复、华丽。冠上除了花树、九龙四凤,帽檐上还有孔雀、云鹤等珍禽,甚至有王母娘娘领衔的一个仙人队列,真是尊贵到了极致。
美丽凤冠的背后,是残酷的 历史 。在被俘的北宋皇后脱下华服的同时,金朝的皇后继而戴上了同款凤冠,享尽尊荣。据《靖康稗史》等文献记载,宋徽宗的郑皇后、宋钦宗的朱皇后,在金人举行的献俘仪式上,被迫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被人像羊一样牵着。朱皇后不堪其辱,当晚就投水自杀身亡。
令人唏嘘的是,金朝皇后的凤冠也没能长久地戴稳。公元13世纪,蒙古相继灭亡金朝、南宋。这一回,蒙古皇后没有继承宋、金的凤冠,而是延用了本民族的传统女冠一顾姑冠。
这倒不是因为蒙古皇后嫌凤冠笨重一顾姑冠高达二尺许,用铁丝或桦木为骨,其外饰以红罗、珠翠,佩戴的辛苦程度恐怕不在凤冠之下。
强盛的蒙古政权,不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且在文化上也将手下败将的礼乐文化斥为末流。因而在元朝统治的近百年时间里,帝后始终维持蒙古族传统打扮。
朱元璋登基后,立志恢复华夏正统,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宋朝衣冠。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敲定了皇后受册、谒庙和朝会的礼服,礼冠仍袭宋制为九龙四凤冠。但是因为新政权处于草创阶段,而且经历了元末农民战争后,百业凋零,凤冠的设计相较宋金时期而言少了些许繁复,只保留了最基础的龙凤、十二花树、两博鬓和十二钿。
待到明成祖即位时,国力大盛,凤冠就开始讲究起来,精致程度比宋金的凤冠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龙凤、花树等“标配”,还详细规定了花儿要怎么开:大珠花树上的花朵“蕊头二个,翠花九叶”,小珠花树上的花朵“每枝花一朵,半开一朵,翠叶五叶”。
满清又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冠服礼制上同样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比如皇后的冬朝冠上,就有不少满族老家的东北元素,如薰貂、东珠(即东北珍珠)、桦树等。不过满清的汉化程度比蒙元深,所以在冬朝冠的周圈镶缀了七只金凤。清代皇后朝冠虽无凤冠之名,但行前朝凤冠之实,也算是凤冠的一个“杂交”的产物。
历史 上,男人们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而展开的逐鹿厮杀,掀起了无数的腥风血雨。那么女人呢?也在宫斗中。20世纪50年代,明定陵出土了四顶金碧辉煌的凤冠,它们的背后,就隐藏了一段辛酸的血泪史。
这四顶凤冠,分属于明神宗的两位皇后一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两位皇后都姓王,在同一年都参加了神宗后宫举办的首届选秀大赛。参赛的才女佳丽,哪个不梦想着戴上胜利者的凤冠?但竟争是无情的。孝端皇后,原名王喜姐,她在选秀中奋勇夺魁,正位中官。可惜她只生有一女,此后屡次流产,再也未能怀上龙种。孝靖皇后王氏的命运更惨,她没能挤进前三,因而被分配到神宗生母李太后的慈宁官当宫女。
有一天,宫女王氏的命运意外地发生了转折。她被精虫上脑的神宗皇帝拦下临幸,并且一次性中标。当时,神宗皇帝才18岁,二人都不敢声张。但王氏日渐隆起的肚子,成了后宫公开的秘密。
神宗皇帝的母亲李氏也是宫女出身,母凭子贵,在神宗皇帝登基后一跃成为太后。李太后力主将王氏封为恭妃,并给予保护。不久,王恭妃生下皇长子朱常洛,即后来的光宗。
但是,王恭妃毕竟只是得到神宗一时“性”起的鱼水之欢,从来没有得到丈夫的正眼看待。就在王氏被册封的四个月前,神宗一口气娶了九个嫔,而且,九嫔之一的郑贵妃深得神宗宠爱,骄横跋扈异常,百般虐待侮辱王恭妃,称呼她为“老妈妈”。
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后,一心为儿子谋求太子之位,于是更把王#妃当成了眼中钉。王恭妃谨小慎微,生怕儿子惨遭暗算,直到朱常洛十三岁了,还带着他一起睡觉。果然,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郑贵妃向神宗打小报告,称朱常洛调戏官女,神宗大惊,连忙派使者去验视。王恭妃大哭:“十三年来我跟儿子一同起卧,就怕有人陷害,今日果然应验了!”使者如实禀报神宗,这才保住了朱常洛的清白。
立储之事惊动了慈宁官。李太后间神宗:“外延诸臣都说要早定太子,你怎么看?”神宗向来不喜欢王恭妃和朱常洛,来了一句:“常洛只是一个富女的儿子。”李太后当即大怒:“你不也是官女生的!母以子贵,还分什么三六九等!”神宗被羞得无地自容,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不过,王恭妃并没有母凭子贵,反而被负心薄幸的神宗幽禁在景阳宫,与外界隔绝长达十年之久。直到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恭妃病重,太子朱常洛才得到父亲特批,见母亲一面。此时的王恭妃早已双目失明,母子两人抱头痛哭,王恭妃颤巍巍地抚摸着朱常洛的脸,说:“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说完气绝,年仅46岁。
据明末文人文秉的笔记《先拨志始》转引的内部消息,这对母子相见情形更为凄惨。朱常洛进入景阳宫后,郑贵妃派人尾随其后,王恭妃怕被捉到口舌把柄,两人只好相顾无言。郑贵妃派的人一直等到王恭妃咽气,朱常洛才得以收殓母亲的尸骨。
可怜的王恭妃,直到死后仍饱受屈辱。神宗并不把这个妻子的死放在心上,丧事拖了十个月,王恭妃的尸体早已腐烂不堪,随葬品又少又没人守坟。直到她的孙子明熹宗即位后,才追尊她为孝靖皇后,把她的棺椁迁人定陵,与神宗、孝端皇后同葬,并补上了皇后专有的凤冠。
按照明初的礼制,皇后拥有两顶凤冠,一顶是正式场合戴的九龙四凤礼冠,一顶是包含在常服中的双凤翊龙冠,或称“燕居冠”。所以,定陵中埋葬的两位皇后,一共随葬了四顶凤冠。有趣的是,这四顶凤冠分别为十二龙九凤、九龙九凤、六龙三凤、三龙二凤,没有一顶遵循祖制。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凤冠的奢华程度。拿孝靖皇后的三龙二凤冠来说,上面共镶有各色宝石一百多块,珍珠更是多达五千余颗,金碧辉煌,堪比一座小型的珠宝博物馆。
可惜,孝靖皇后在世之时,从来没有戴过一天这顶凤冠。人都已经死了,就算凤冠再大再华丽又能如何?
“野鸡凤冠”也抢手
尽管 历史 上围绕凤冠的悲剧层出不穷,但美丽的凤冠,始终吸引着万千女性为之心驰神往、前赴后继。如果说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考中状元,那么女性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顶凤冠。那么,对于无缘进入后官的女人来说,如何才能过一把“凤冠瘾”呢?
不能戴凤,野鸡总可以吧。按照明代礼制,皇室的后妃可用凤,而诰命夫人可以用翟(长尾巴野鸡)。二者的长相接近,于是命妇的翟冠也被笼统地称为凤冠。能戴上一顶这样的“山寨”凤冠,也算得上是莫大的荣誉了。于是,就像孩子自豪地把奖状贴在墙正中,不少凤冠都在正面的珠翠丛中赫然标明了四个大字:“奉天诰命”。
诰命夫人,是朝淑,廷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同子的加封。如果说男子是“求官心切”,那么女人们也是在家中“求冠心切”。 历史 上,有的大臣家里迟迟得不到诰命凤冠,不仅大臣着急,大臣的夫人更是着急。如明嘉靖初年内阁首辅夏言,就曾上书催过嘉靖帝,称自己的继室苏氏嫁人夏家整整三十年了,还没有凤冠,以至于每次宫中大典都没资格参加。而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也曾在一封家书中安慰朝思暮想的妻子说:“我在任已经年半,再过年半,就该考满,到时就能奏请朝廷给你诰封。”
在很多反映女性题材的传统戏曲中,凤冠也是一个重要角色。福建的高甲戏有一出经典剧目《凤冠梦》,是根据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四十《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一文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明嘉靖年间,吏部郎中李元顺将女儿李月娥许聘给监察御史沈炼之子沈少卿,但忠正耿直的沈炼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严嵩,被嘉靖帝革职查办。李元顺恐遭株连,逼沈少卿写下退婚书,并转将李月娥许聘给严嵩之孙。
后来,天理昭彰,严嵩倒台。沈少卿考中状元,他的妻子获封诰命夫人,赐凤冠霞帔。李月娥朝思暮想戴上凤冠,于是李元顺一家矢口否认毁亲一事,明目张胆地前去抢亲。双方打起了官司,进而引发了剧情的高潮一“凤冠三讼”。经过两次上诉、三次审判,终审法官邹应龙设下妙计,使爱慕虚荣的李月娥暴露了真面目,她的凤冠梦也由此破灭。
如此说来,凤冠的存在只是为了迎合女性的虚荣心吗?当然不是。凤冠有其深层的现实意义。古代的女性,因无法参加科举、建功立业,她们获得 社会 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相夫教子,凭借丈夫、儿子的成功而获封诰命,求得一顶凤冠。凤冠象征着荣誉,其 社会 价值就是激励万千女性成为贤良淑德的模范,并一心一意地扶持丈夫、教育子女。这在齐家、治国的传统 社会 理想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娘教子”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一家的女眷在得到男主人的死讯后,大老婆、二老婆皆不耐贫苦,改嫁而去,只有小妾王春娥坚守寒门,一边辛苦织布维持生计,一边苦口婆心地教导继子。若干年后,继子高中状元,同时得知父亲不仅没有死,而且已官至尚书。父子荣归故里,对王氏深表感激。故事的最后,王氏获封诰命夫人,乡邻无不称羡。
这是一个平凡女子靠操行改变命运的故事,它所要宣扬,就是古代女性的主流价值观:贞洁,贤德。而王氏获赐的诰命凤冠,其意义不亚于一座表彰女德的牌坊。如果天下的女子都像王春娥,社稷何愁不安定?
话说回来,不论是在后宫还是民间,凤冠都是不容易戴的。而且,能享受此等尊荣者,不仅要头脑过人,体力也须出众。此话怎讲?据测量,明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重量达2.32千克,这个重量,大致相当于在头上顶着一箱盒装牛奶。明代皇后经常要戴着它出席冗长繁复的仪式,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诰命夫人的压力同样不小。贵州遵义曾出土明代播州土司夫人的凤冠,冠上的珠宝在出土时曾遭到哄抢,但剩下的部件仍有近2千克。
浙江女子尽封王
皇室的后妃和各个等级的诰命夫人,加起来在全国的女性人口中也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对于那些底层的普通女性来说,不仅与凤冠无缘,翟冠也是无望的。她们的凤冠梦又该如何寄托?
在浙东沿海一带,流传着一个“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在民间婚俗中,新娘可以头戴凤冠、坐八抬大轿,如皇家之礼,不算逾制。
据传说,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骑着白马一路南逃到了宁海,后面的金兵仍在穷追不舍。千钧一发之际,赵构遇到了一名正在晒谷的村姑,姑娘灵机一动,把他藏在了装谷子的箩筐里,然后在白马后腿上拍了一掌,白马飞奔而去。金兵追到后,姑娘往白马飞奔的方向一指,骗走了金兵,赵构这才得救。为了报答这位姑娘的救命之恩,赵构许下承诺:若能登基称帝,这位姑娘在出嫁时可以享受戴凤冠、坐花轿的殊荣。后来,赵构果然当了皇帝,遂下旨赏赐。这位村姑戴着华丽的凤冠,在婚礼上大大风光了一把。乡里的新娘们纷纷效仿,于是这种风俗很快遍及浙江各地。
故事是虚构的,但新婚女子在婚礼上穿戴凤冠霞帔的习俗,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习俗的真正起源,可能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有关。据《清稗类钞》记载,凤冠在古时仅作为后妃之服,而“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马氏出身平民,却翻身成为一国之母,这让家乡的姐妹们羡慕不已。于是,马皇后奏请老公允许民女在出嫁时佩戴凤冠霞帔。朱元璋对妻子一向敬重,便答应了这个请求。就这样,凤冠逐渐成了婚服的标配,这也是很多女子一生只得一次的荣耀。新娘无论地位高低,“必用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
到了清代,传统汉族后妃的服饰均已消亡,只有凤冠保留在婚服中,成了古代衣冠的一抹残象。
随着清代后妃的发式逐步加宽加大,装饰用的簪、花等饰物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冠状头饰,在清代中期开始流行。如果把历代皇帝后妃的冠饰都纳入“凤冠”的范畴,那么钿子可以说是最新款的“凤冠”。
古装剧《如懿传》中钿子的使用尤其多。